歸來還是十八歲 作品

第31章 降維打擊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品牌知名度的不足,讓我們不得不做這樣的差異化和選擇。只能在價格賽道上競爭,無法在品牌價值上競爭。畢竟國外的同類產品知名度,廣告投入,多年的口碑,都是無法在短期內通過品質扭轉,所以選擇目標消費群體,是國內貿易無法規避的現狀。”

 ……

 我說了很多,看法有我的,也有陳峰的,相比之下,陳峰更多一些。

 畢竟,他才是這家公司從無到有的創始人,在這個行業也打拼了快七八年,眼界和認知都不缺。

 看到我侃侃而談,言之有物的自信,杜珉不免心中叫苦不已。

 陳峰是白手起家的老闆,有獨到的見解和判斷。杜珉不免為自己的孤傲而苦笑,沒有哪個人的成功是隨便成功的。

 能夠成功的人,都不是普通人。

 我說的已經夠多了,眼光也足夠獨到,唯一說的都是現狀,屬於說了也白說的樣子。

 我覺得話說到這裡,也差不多了,我說的不過是現狀,貿易環境的現狀,這些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現在我需要將問題拋給杜珉,讓他給我解答,找出貿易中的突破口:“說了這麼多,都是無關緊要的現狀,杜珉,你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杜珉原本以為自己沒機會了,但是……他忽然發現自己錯了。我一個老闆,放下身段,放下身份,和他喝茶聊天,難道真的就只是喝茶聊天嗎?

 我不可能這麼閒,也不會這麼閒。

 之所以有這樣的談話,可能是我有新的計劃,更可能是我並沒有放棄他這個人。

 被辭退!

 灰溜溜地從公司離開。

 還是留

在公司,做出一番業績。

 這選擇並不難。

 他不想成為一個失敗者,以失敗者的身份離開公司。

 杜珉沉吟了很久,才開口道:“陳總,我說些個人的見解吧!在國際貿易市場上,公司一直做歐美的業務,選擇的產品和加工廠都是業內比較好的,產品的外觀,質量都很有保證。但是我發現,歐美的市場已經陷入了飽和,將來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如果不想放棄這片市場的話,我們需要選擇更好的產品和更有質量保證的商品。但是現在的公司,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能力。”

 我點頭認同道:“沒錯,這是貿易公司的困境,我們不參與生產,無法最終掌控質量和品質。”

 杜珉繼續道:“我曾經想過,我們可以選擇和工廠合作,但是接觸了一些工廠之後,我發現很多工廠的老闆都很反感技術改造。

 如今的訂單很多,工廠都排滿了生產計劃,怎麼會去想要改變。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旦國際上有同類的競爭者出現,我們的產品就不再有競爭優勢。”

 “畢竟價格只有更低,沒有最低。”

 “你是說印度、印尼、越南這樣的人口大國吧?沒有技術優勢的工廠,想要參與競爭,就不得不從勞動力,勞動成本,材料成本上下功夫。可即便功夫到家了,遇到了同樣的競爭對手,還是毫無優勢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