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六)

    “您覺得,他們能接受多少的讓步?”葉永甲正在桌案前翻閱著中書省送來的公文,忽抬眼看著吳思經,又瞧了瞧立於一旁的蔡賢卿。

    “如今還敢計較什麼?”吳思經垂著手,一副可憐模樣,“鈕奉相能讓他們上岸辦廠,就是天大的恩賜了。”

    “吳主教只是為他們辦事的人而已,卻顯得如此上心,還真是重情重義呀。”蔡賢卿冷冷譏諷了一句。

    “唉,蔡老……”葉永甲忙去抓他的胳膊。

    吳思經不予辯解,仍舊悶著頭說:“在下受舊友所託,故而不辭辛勞來助葉公,怎敢心有別圖?況且眾番商在北塘殷切相盼,若果真空手而歸,日後就都不會信任我了。這些話俱為肺腑之言,蔡侍郎願聽則聽,吳某反正問心無愧。”

    蔡賢卿看他說得明白誠懇,也不再有言語了。

    “真的……沒要求了嗎?”葉永甲見爭吵已經結束,便繼續問道。

    “嗯……”吳主教沉思了半天,一咂嘴,“算了。您先把文章的內容寫出來,再交給我看看。”

    “好,那先生等我一等。”葉永甲欣然答應,隨手從筆架上取了一枝筆來,鋪開白紙,飛速地書寫著,看那漏刻尚未過半個時辰,便已寫就了。

    “望先生指點一二。”葉永甲站起身來,將椅子一拉,示意騰給他坐,後者卻表示了謙讓,只是借了一副眼鏡,用雙手撐著桌子,低下頭去看。

    “大抵不錯,”他將眼鏡摘下,重新放回了書櫃,“但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運送原料一節,需要詳細說清。”

    “他們不是可以承擔這筆用費麼?”葉永甲問。

    “出發前一夜我與他們談過,那四位希望朝廷可以稍微幫幫忙,少出些力氣,不然生意會很難做。”

    葉永甲與蔡賢卿面面廝覷,答道:“這個應該可以。朝廷能租用幾艘福廣的商船,走海路運。”

    “最好把具體的數額都寫上,免得到時候他們鑽空子,來訛朝廷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