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四百一十章 該滅西夏了

大宋慶曆八年七月,在巡視了三個月黃河,視察了沿岸各地情況之後,趙駿回到了大宋首都開封府汴梁城。



此時天下風雲際會,東亞地區的格局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最強大的遼國接近分崩離析,遼帝耶律宗真早逝,因長子耶律洪基才十四歲,只能傳位給皇太弟耶律重元,以此穩固局勢。



雖然這樣做讓他這一系子孫就與皇位無緣,但耶律重元在國內的威望比耶律洪基高太多,為了國家不至於被覆滅,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耶律重元登基之後,一邊向南方大宋求和,一邊整頓軍務,平息國內此起彼伏的叛亂,基本上遼國一夜之間從東亞最強,變為如今的二流國家了。



不過即便是二流國家,也屬於是第二梯隊。



因為大宋擊敗遼國之後,實力基本上躍居於超一流國家,而遼國以前最多算是個一流國家,現在則被打退到了二流。



這就意味著整個東亞地區已經沒有能與大宋掰手腕的一流國家了,甚至連二流國家都只有遼國一個。



其餘西夏、大理、高麗、日本、越朝,不能說是豪傑輩出吧,那也只能算是土雞瓦狗,稱個三四流的勢力都勉強,實在是上不得什麼檯面。



其中又以西夏和日本國內動盪最嚴重。



日本在慶曆八年年初,試圖收回國內的礦產,有錢之後就向大宋遣使者,學習大宋的制度、技術、文化,以此提高國力。



然而收回礦產就動了大宋的蛋糕,日本人還以為恭維大宋幾句,讓他們面子上過得去,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卻不知道如今的大宋早就不是那個慷慨付出,養一群白眼狼的天朝上國了,而是以國家利益和百姓的利益為主旨,奉行的是大宋優先政策。



在這種情況下,大宋朝廷動怒,雖然沒有直接派大軍進攻日本,可卻派了兩支海軍艦隊,總計一萬人浩浩蕩蕩向著日本殺去。



寧海軍先一步抵達,大破日本朝廷的兵馬,消息傳到平安京,後冷泉天皇和藤原賴通都震驚不已,驚恐不定。



如果寧海軍用的是冷兵器與藤原季綱的軍隊廝殺半天,最終才擊敗藤原季綱,或許他們就不會這樣,反而可能下定決心,舉日本全國之力將大宋的勢力驅逐出去。



但整個過程實在是太詭異了。



據倖存者描述,當時他們距離宋國的船隊還很遠,只聽到無數聲恐怖的巨響,接著上百個黑色的鐵球從天而降,然後他們的船支離破碎。



隔著那麼遠的距離,頃刻間讓他們的船隊瞬間敗亡,這與傳說中的妖術有什麼區別?



因而在這種震懾之下,日本朝廷反而不敢有什麼舉措。



在這種猶豫當中,一個更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源賴義急於收服陸奧國,舉兵與安倍氏交戰,安倍氏一時猝不及防,被打得大敗,隨即求助宋軍。



宋軍便派出三百人的小隊,在安倍氏的人帶領下,僅僅一個回合,就在零死傷的情況下,把源賴義的兩千多大軍打得崩潰。



要知道歷史上源賴家父子在陸奧國威望極高,他一過來,安倍氏就攝於源賴義的名望而近乎投降。



之後雖然安倍氏把源賴義擊敗,可實際上雙方一交戰,源賴義就擊敗了安倍氏,還擊殺了安倍賴良,直到源賴義一路追擊,長途跋涉冬季遠征,在缺乏物資的情況下才大敗而歸。



因此總體來說以源賴義在陸奧國的威望,想要擊敗安倍氏並不是什麼難事,特別是前段時間他們伏擊了安倍氏派去支援陸朝的軍隊,繳獲了大批武器鎧甲。



可以說這個時候源賴義在兵力、裝備上都與安倍氏保持一致,再加上源賴義在陸奧國的名望,消滅安倍氏是遲早的事情。



但宋軍僅僅三百人,零傷亡,雙方距離很遠,又是一陣巨大的“砰砰砰”聲響。



據倖存者說,他們還看到了白煙直冒,隨即正在衝鋒的源賴義軍勇士紛紛倒下,包括佐伯經範、藤原景季、和氣致輔、紀為清等名將皆當場慘死。



這一變故就更讓後冷泉天皇和藤原賴通等人驚懼,亦是不敢輕舉妄動,甚至還派出使者,希望能與馬懋等人進行溝通。



然而馬懋他們不為所動,堅持等到大宋朝廷的命令抵達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