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泡泡 作品

第一卷 第239章 書坊




看看,什麼是差距?



這就是差距啊!



師兄博覽群書,是南直隸開國第一個小三元,如果是別人,早就被這頭銜迷了眼。



但自己的師兄,竟然還是如此用功。



反觀自己……



仗著腦子靈活,看書過目不忘,就自以為了不起,往日裡常常有偷懶的念頭。



李思夔滿腹心思地下了床來到徐鶴案邊。



只見師兄案上堆了厚厚一疊紙稿。



見師兄正在【用功】,李思夔悄悄將紙稿最上面的一張拿了下來。



可他剛看一眼,頓時整個人都不好。



只見紙稿上面寫道:“鄉人呂某,性嗜蛇。每得小蛇,則全吞之,如啖蔥狀。大者,以刀寸寸斷之,始掬以食。嚼之錚錚,血水沾頤。且善嗅,嘗隔牆聞蛇香,急奔牆外,果得蛇盈尺,時無佩刀,先噬其頭,尾尚婉蜒於口際。”



“嘔……”李思夔看完後扶著案就乾嘔起來。



動靜驚醒了正在【創作】的徐鶴,見到是李思夔,徐鶴笑道:“起來啦,洗漱一下,一會兒我們出去鍛鍊後用早飯。”



聽到早飯,李思夔乾嘔得更厲害了。



徐鶴剛開始還有些詫異,以為這孩子昨晚是不是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腸胃炎了。



可當他看到李思夔手裡自己剛寫的那個稿子,頓時笑了起來。



原來這個稿子是《聊齋》裡的《蛇癖》一文。



說的是蒲松齡的同鄉王蒲令的僕人呂奉寧,這個人有吃蛇的嗜好。



他每次得到小蛇,總是整個吞下,就像吃蔥一樣。



遇見大蛇,就用刀切成一寸一寸的,然後用手捧著吃,嚼得清脆有聲,血水沾滿兩腮。他的嗅覺非常敏銳,曾有一次,他隔牆聞到蛇的香味,急忙奔到牆外,果然抓了條一尺多長的蛇。



當時恰好沒帶刀,他就先吃蛇頭,蛇的尾巴還在口邊蜿蜒扭動。



這要是放在現代,估計就是個異食癖的患者。



但那時候沒人懂這個啊,大家都覺得這人挺怪。



志怪類嘛。



蒲松齡也不全是寫些發人深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