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刀 作品

第四百八十四章 江南之秋

    到了這一年,掃盲班已經存在了十年,在金陵就辦了三五年,人們都習慣了掃盲班的存在,好些村子鎮子還會自發籌措建立自己的掃盲班,不僅在農閒時掃盲,還會利用平時田間地頭休息的時間教人認字兒。

    江南學風極盛,人們行善積德的方式除了架橋鋪路,還有捐學塾、養讀不起書的學子,現在又多了個辦掃盲班。

    這在其他地方是很難想象的,反映到女校上也是一樣。

    城陽的金陵女子學塾,建成的速度、招生的速度,比在京城時快了何止一二倍。

    她才剛放出風聲去要選址,就有好幾家捧著自己的宅院來請她把學塾落在那裡,仔細看去,俱是交通便利、民風清正的街坊。

    財務方面也不用操心,官府才剛定下口糧的份額,就有好幾家捧著錢、帛上門求贊助。

    才剛寫了章程要招女塾師,就有擅長各種學科的婦人、小姐排著隊拿號報名,就連不大管事的尤家大夫人都在其中。平時比較忙的小蓮也來說願意開個進修課,講算經和經營,不過得等到她從京城返回才行。尤璦更是在傅貴兒的攛掇下來了,她現在有孝在身,不便前來任職,明年她將跟隨傅貴兒去往京城,也沒辦法在金陵做什麼,但是她可以在京城任職啊!她找城陽,要的就是京城女塾的教書資格。

    塾師很快就招到了二十多人,多是才、德兼備還各有所長的本地貴女,也有李園紡織二廠等廠子裡出來的技工師傅,也有廚娘、繡娘,可以教一些需要鑽研的技術,城陽甚至可以按基礎通識班和研修班分開安排課程,情況十分理想。

    至於學生,那就更多了,上到嶽老相公的小女兒和孫女兒,下到販夫走卒的閨女媳婦,都想來女校上課。

    李園的學塾有女子班,但是畢竟進出都有男人,躲閃不及,因此人們還有些顧慮。

    女子學塾就完全不用顧忌什麼了,窮人家的孩子不怕拋頭露面,學塾裡吃飯上課不和外男接觸就行;富人家的小姐,那不是可以坐車坐轎,直接到二門裡面嘛!

    她們還怕名額不夠用,早早的就有人託關係找人來預定了。學塾的位置還沒定下來時,算上堵門等自薦的人家,想報名的有三百多人,再加上濟貧處的女孩兒和婦人們,數量已經超過了五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