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661章 平叛

    元祐六年廣州中秋蒲澗詩會,新到任的小蘇通判一詩,一詞,一事,得到了廣州全城上下的認可。

    小蘇探花直接找鐵匠鋪子打造了鐵盤,在鐵盤邊緣切出小小的切口,然後通過古怪的處理讓鐵盤變得堅硬,製成鋸床加工竹筒。

    又造出十五斤重的鐵矛,用滑輪吊起,依靠重力鑿通竹節,變成大竹筒。

    大竹筒外包裹麻布,抹上漆灰,製作成水管。

    線路是小蘇探花早就考察好了的,只用了七天時間,在廣州折衝司、市舶司船匠和合城士民大力協助下,將五里外的蒲澗仙泉引入城中!

    城中都還沒有來得及造出大池,現在只能任由泉水流入水溝,不過小蘇探花又讓折衝司將消防用的水車組織了起來,臨時性給大家送水。

    蕃坊的蕃人也非常開心,蕃長蒲亞訥找到蔣之奇,表示蕃客們願意捐資,在廣州城中建設五處水池,還有小蘇通判說的那個水泥廠。

    蒲亞訥身邊多了個穿漢服襴衫的蕃人,趁機見到了小蘇通判,提交狀紙。

    狀紙狀告廣州市舶司外圍吏員通事劉廣,利用語言之便和工作之利,冒充大宋官員,欺上瞞下,欺壓蕃人,偽造票據,中飽私囊。

    一介小小吏員,在蔣之奇眼裡比普通百姓好點不多,一看案情不禁勃然大怒,要求刑房嚴查。

    與劉廣有瓜葛的幾個官員還企圖包庇,想要將告狀的那個蕃人抓起來法辦,神不知鬼不覺的瘐死獄中。

    他們差點就成功了,但是年輕人前腳被抓緊廣州牢營,市舶司和折衝司後腳就圍了牢營,不但將年輕人救了出來,還反抓了一大幫的黑心官吏。

    因為那個年輕人雖然是蕃人,但是卻是土生土長的宋人,而且還是有官職的宋人——才替大宋發現大西州金甕城,被朝廷獎勵提拔為檳城節度留後的大蕃商蒲珊之子,恩蔭的大宋接引使,蒲馬可!

    家裡有的是錢,蒲馬可的愛好就是旅遊,堪稱大宋版海上徐霞客,成天就是搭著海船到處跑。

    劉廣利用通事之便侵佔蕃商之子努爾馬的小案子,漸漸變成廣州市舶司部分官吏與通事勾結,侵吞蕃商財產,甚至侵吞陛下財產的大案件!

    五個廣州當地豪強家族,倒在了這場大風暴中,他們偽造官府文書、票據,為蕃商們訂立“白契”,也就是沒有在市舶司備案的空頭契約,然後想辦法侵吞。

    大宋對商人的維護是相當有力的,尤其是在南海、河西這樣的大商路上,更是如此。

    蔣之奇發落了五個家族,查抄了他們的家產,抄出了整整五十萬貫!

    不過五大家族也不是好惹的,他們逃到了新州,和一個叫岑探的垌人巫師勾結一處,聚眾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