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881章 嫁妝

    “老話兒說得好,升米恩,鬥米仇,如果這樣招誘熟戶和移民的政策效果不彰,那我們再想辦法,總比口子一下子放得太敞,最後收不回來好得多。”

    郟亶這才明白太湖開發之後,蘇油為什麼會給流民和當地戶設定那麼多的條條框框,如今看來,兩浙路太湖周邊,對兼併的抑制相當有效,國家利益,富人利益,流民利益都在“平衡”的前提下,實現了最大公平,也得到了各方力量的支持。

    蘇少保,果然是宰執之才,計慮深遠。

    按照蘇油的意見,在湄洲給予比兩浙路寬鬆兩倍的土地政策,已經是足夠的優惠了,真要把可以作為熟地的圩田當做開荒發給移民享受七年免稅政策,反而會出問題。

    佔領一地後不能自足,政府還要承受七年的負擔,按照現在的朝廷主流,這就是以華夏之富供養貧瘠之民,是虧本生意,是邊將貪圖軍功擅起邊釁,自己升官發財,國家承擔苦果。

    蘇油真這樣做了,那肯定是會被群起而攻之的。

    房屋已經在建第二代,宋人還是喜歡磚瓦木頭梁的房子,之前的竹筋水泥牆大通鋪板房,屬於軍營那種,純屬臨時應急。

    磚瓦廠日夜不停的開工,沈括開始修建高管們的房屋。

    圩田還軟,就用了蘇油提供的技術,木頭為基,上面壓石頭,然後覆土,造屋。

    蘇油巡視了一遍湄洲城,除了沒有城牆,別的都很完美。

    沈括雖然情商不夠不懂政治的勾心鬥角,但幹實事的能力在大宋算數一數二的出挑,沒什麼好挑剔的地方。

    蘇油讓船隊先行返回,自己又在湄洲多考察了幾天,重點關注了民夫們的身體問題。

    上頭一句話,下頭跑劈胯,既然太后交代了要關心移民疾苦,到了蘇油這裡就得成為重點工作內容。

    因為衛生條例的嚴格施行,生病的不多,但是因公受傷的不少,光被老虎鱷魚咬死的就有上百人,這個鍋只有蘇油來背。

    收集整理了詳細資料,當沈括他們搶在雨季來臨之前收穫元豐元年第一季水稻的時候,蘇油才回到已經重新改造回原狀的飛魚號上,返回交州。

    至於船上的那些弩炮,就丟給沈括,反正港口的炮臺已經在建,聊勝於無。

    這麼一大圈連巡視帶打仗下來,回到交州已經是三月中,李道成前來與蘇油相見,然後提及交趾第一次科舉的事情。

    蘇油一拍腦門,從蘇家題庫裡抽取了幾道策問題目出來交給老頭,然後說道:“至於經義,就由你老人家看著出吧。考試也由你來主持,閱卷的時候我們都來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