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798章 議事

    唯念起、彝輩乖誤國事,廣南之兵必無堪使者。

    已遣狄詠,王中正戒嚴衣錦新軍,以候效用。

    籌兩浙路糧秣五十萬石,罐頭,衣裝,彈銃,成藥無計,以待需時。

    另計平蠻之策,別奏以聞。

    臣蘇油,伏泣執筆。”

    趙頊看完狂怒,舉起桌上的沉香筆筒狠狠砸在偏殿金磚之上,筆筒碎裂,各式毛筆飛了一地:“李常傑,宗亶!毀我干城,屠我子民,不擒而剮之,難消吾恨!”

    王安石,王珪俯身:“臣等請罪!”

    反而是吳充勸道:“陛下,怒不興兵,還請收攝雷霆。而今之計,定策,選將,調兵,籌糧而已。”

    趙頊一屁股坐到椅子上,臉色鐵青:“給我宣李憲,孫能!朕要平滅此僚!”

    吳充再次阻止:“陛下,守內虛外,乃祖宗成制。今兩浙,陝西各有新軍數千,汴京新軍之數,必得與之相儕。因此不調為上。”

    趙頊說道:“那就調舅公高遵裕。”

    吳充面有難色:“遵裕撫岷蠻,其下趙思忠三十萬蕃部,輕離不得。”

    王安石也皺眉:“西軍乃北方人,萬里南征,只怕水土不服,漢代伏波將軍的成例,不可不戒。”

    王珪想起一事:“說起西軍裡,倒是有兩支可以南征的隊伍。”

    吳充說道:“相公想說囤安控鶴?此二軍扼控石門咽喉,威懾天都山李文釗部,將他們撤走,涇原五將去其二,怕是種詁那裡壓力會很大。”

    王珪說道:“那就留其將而使其兵。”

    吳充對王珪鄙夷至極,此舉分明有陷害二軍之意,翻著白眼:“朝廷置將之法,正為此弊,相公這是要走回老路?”

    王安石制止了兩人爭議,說道:“陛下,就按照樞密使說的,一步步來。我們先定策。此戰,打還是不打?”

    趙頊說道:“打!必須打!”

    王安石說道:“我們先不說兵力何來,先說說,多少兵力才夠?”

    吳充說道:“朝廷對交趾的判斷明顯失誤,李乾德初立之時,交趾久戰於真臘,一敗於占城,當其時也,兩萬精兵足平。”

    “如今短短几年,交趾兵鋒復盛,四戰之軍,悍勇無當。且李常傑頗具帥才,因此臣估計,得出兵十萬以上,且需要能臣統帥方可。”

    王珪立刻拱手:“天章閣侍制,提點陝西刑獄,知延州趙禼,近年來招誘亡戶蕃民,檢括境內公私閒田,得七千五百餘頃,募騎兵萬七千,訓練以時,精銳過於正兵。臣舉薦其人。”

    這個有些私心了,陝西永興青唐,蘇油影響力不小,隨便抓一個出來都與他有瓜葛,王珪實在是不想蘇油再立功了。

    原因跟蘇油一毛錢關係沒有,是蘇軾那娃得罪人家得罪得太狠了。

    按道理說王珪和蘇軾同為歐陽修的提攜,王珪還是錄取蘇軾進舉的“坐師”,雖然大宋如今不準講這個,但是總該關係不錯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