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617章 湘鄉

    梁乙埋很尷尬,家梁趕緊說道:“啟稟太后,宋人在這方面,遠遠走在了我們前面。眉山火藥,早在十五年前就已經能炸裂石頭,我們要在這方面追趕……一來沒有這麼大的財力,二來,是以己弱競彼長,得不償失啊……”

    梁太后問道:“要是宋人再次寇略,專以此物對付我們的城池,如何是好?”

    家梁說道:“其實,避免宋人靠近城池,就是解決的根本辦法。攻防之道,在於衡量我長彼短,善用局勢而已。”

    “蕭關之失,在於天都山部署沒有派上用場,否則斷掉宋軍糧道,就可以將他們關在石門峽內,變成甕中之鱉。”

    “我西夏各處大城,如果開擴護城大河,宋軍就無法抵近,爆破城牆。”

    “最關鍵的,是夏軍的長項不在防守,而在攻伐;不在駐城,而在野戰。只要在野外靈活機動,以圍點打援,斷敵供應為戰略,料來宋軍,也無什麼能為。”

    梁太后鬆了一口氣:“那河套糧區……”

    家梁也嘆了一口氣:“河套地區,靠近宋地的部分,不能再種糧了。”

    “當年蘇油在渭州,也是以畜牧為主,不敢種地;直到拿下石門峽後,才敢大力開發陝北。”

    “蕭關以北,到沙州之間的沃野,種地的農夫多被蘇明潤掠走,田野荒蕪,如今只能以部落實之,蓄養牛羊,宋軍來犯,我們亦可效蘇明潤當年計劃的堅壁清野之計。”

    “太后,夏國本以遊牧立國,囤耕固然有利,但如今局勢已經變化。”

    “景大夫當年屯墾水利之策,其實是將我國人,釘死在了土地上,這才導致了蕭關一失,損失慘重。”

    梁乙埋點頭:“家先生所言在理,如果在以前,牧民們早就趕著牛羊拱衛興慶了,說不定還能將宋軍拖死在草原上。蘇油以前那一套,還是學我們的!”

    梁太后看著家梁:“知己知彼,我這是陷入了成見,反倒是家先生來自宋地,卻理解了景宗皇帝立國的精髓。那青唐方面,我們該如何應對?”

    家梁笑道:“青唐方面,自王韶招納了俞龍珂十萬帳後,董氈內不自安,已經動搖。家梁敢請為使臣,遊說董氈,太后也讓公主做點功夫,大可將董氈爭取過來!”

    梁太后終於笑了:“大夏得家先生,遠勝大軍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