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96章 虛驚

    不是喜歡用數據說話嗎?恰好,我也喜歡。

    接著第四條消息,直接讓蘇油震驚得從座位上跳了起來——司天監言:日食四月朔。

    “大宋已經能夠準確預測日食了?”

    龍昌期將邸報收折起來:“很奇怪嗎?唐代李淳風,僧一行,都留有預測的記錄,其時尚兩可,然而到了如今,日食可以預測,已經確定無疑了。”

    蘇油當然知道日食可以被準確的預言。知道地球和月球的軌道,也知道太陽的運動,理論上預言日食能精確到分鐘。

    他還知道日食遵循沙羅週期,即六千五百八十五點三二天一個循環。其間,共有七十一次各種日食發生。

    然而其地點有所不同,因為每個沙羅週期有零點三二天餘下,不是整天,所以這時地球又自轉了一百一十七度,那這個度數必須引入預測用於修正,以確定發生日食的準確地點。

    正因為地點不同,因此這個週期,是建立在全球觀測調查的基礎之上的,而不是僅看一個地點的日食記錄就能推算出來。

    所以這是後世總結出來的概念和規律,那麼,大宋的天文學家們,如今是如何做到的?他們肯定有一套獨立的算法。

    月朔,就是初一,精確到天。

    妖孽,這才是一群真正的妖孽啊……

    龍昌期對科學不感興趣,隨意地告訴蘇油,如今日食可以預測了,在宋人眼裡便失去了神秘。

    不過皇帝你別放鬆啊,日食還是君王失德。

    皇帝都傻了,憑什麼啊?我有規律的抽風嗎?

    大臣說這都日食了,所以失德是必須失德的……嗯,要不這樣,只有朔日發生的日食我們才算你失德好不好?

    皇帝說少來,那不就是把週期拉長嗎?我雖然讀書比你們少,可也別想騙我!

    聰明的大臣說那我們這樣好了,目前尚無法預測日蝕的程度,要不我們把這個作為盛衰的預兆吧。

    只要不是朔日的全食,那就不算你失德,開不開心?

    皇帝只好捏著鼻子認了——也就是我朝,老子才這麼縱容你們……

    ……

    蘇油就點著下巴琢磨,機會難得,望遠鏡這東西,可得趕緊弄啊……

    有了日食的預測,眉州便做起了應對災變的準備,上天示警了嘛,雖然是預警。

    彷彿應景一般,學宮剛剛開學,三月裡氣候就有些不對。

    八公看著寒暑表慌了,趕緊喊這周當班,正與石富一起弄玻璃的張散:“散娃,散娃快去叫油娃回來!這是要倒春寒!”

    張散也沒種過地,不知道到底有多嚴重,飛馬便朝眉山跑去,一進學宮就大喊:“小少爺不好了,八公要倒,說是觸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