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7章 鬥茶

    口沿可以盛水,可以將蓋子底部淹沒在水下,隔絕內外空氣,抑制普通細菌生長,培育乳酸菌等厭氧菌。

    這便是後世蜀州人家家必備的神器——泡菜罈子。

    另一種容器是敞口盆,也有蓋子,不過中間多了一根中通的通氣管,蓋上蓋子,蒸汽通過氣管進入容器內,可以將食品蒸熟,同時水蒸氣在蓋子上凝成的水珠會滴入容器,形成湯汁。

    後世雲南人的招牌炊具——汽鍋。

    這倆東西一點難度沒有,以史家陶坊的工藝水平,完全可以做到。

    耕牛摔斷腿這種事情,其實史家還真不怎麼放在心上,一頭牛犢的價格,在五貫左右,而按一頭牛出肉三百斤計算,百文一斤的價格那就是三十貫,光賣牛肉就利潤豐厚。

    因此才有史書上有官員向中樞建議強行提高活牛價格,讓屠戶無利可圖的腦殘建議。

    不過這大小是一樁差錯,所幸的是沒有發生在春耕期間,要不然,從縣衙到史家,都是要責罰莊頭和當事人的,不會如現在這樣輕輕放過。

    加上蘇油一番神操作,壞事變成了好事兒,說不定一年後史家的口碑就會在眉山城有個天翻地覆的變化。

    碼頭那是什麼地方?四方輻輳之地,刷聲望的最好地界!而史家現在相比其餘三家,差的就是這個,這才是二十七娘對蘇油的建議如此上心的原因。

    因此幾個罐子算得了什麼,蘇家小少爺就算燒了砸著玩,也由他!

    蘇油畫完兩樣圖紙,來到八娘和二十七娘身前,兩人已經在那裡鬥上三輪了。

    二十七娘招呼蘇油:“小油來評評,我和八娘誰的茶好?”

    蘇油走過去一看,不由得目瞪口呆:“抹……抹茶還是……卡布奇諾?”

    宋人鬥茶主要是“鬥色鬥浮”,即以茶湯的顏色與衝出來的茶沫決勝負,茶色“以純白為上真,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茶沫以“咬盞”為佳。

    相應的,能出沫,質地細膩,顏色白的便被定為上品茶,慶曆中蔡襄製造的小片龍茶,一斤價值高達二兩黃金,合十八貫之多。

    而現在建茶中的龍園,勝雪等諸般精品,那更是高達十幾貫一兩。

    到後來,建州每年呈送給皇家的第一綱茶,名為“北苑試新”,小茶餅大小一寸左右,差不多小麻將牌大小,一餅只夠數杯,價格是四百貫,折成北宋現在的物價,那也有六七十貫之高昂。

    精品茶葉,和宋代文人仕女的其它高檔奢侈品一樣,完全是天價。

    宋人現在喝的這些好茶,都叫“團茶”。即茶葉採摘之後經過繁複的工序蒸製成茶餅。

    至於後世流行的散茶,那是淘汰品,滿足販夫走卒,番邦蠻夷的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