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6章 倉舒轉世

    “氣得老叔當時便將黃荊棍子擺在祖宗牌位前,又加了兩根,只等上月看結果,要是果樹不活,那就處罰加倍。”

    程文應擔心地問道:“那結果如何?”

    程夫人笑道:“奇就奇在這裡,結果那些柑橘樹還真如小弟所說,都活了,茶樹枝也活了一大批。老叔只好將祖宗牌位前的黃荊棍子請下兩支來燒了,剩下一支留著,說要是結出的柑橘不甜的話,照打!”

    程文應哈哈大笑:“老世兄這就是不講理了,這不是欺負小孩嗎?過了,過了啊!”

    程夫人也覺得好笑,說道:“結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你知道他因何進城嗎?”

    程文應說道:“他說是來求明允給個表字,還有就是進學的章程。”

    程夫人笑道:“可漏了一樁,他偷偷夥同石家小娘子,把別人家裡四口小豬偷偷閹了,闖下禍事,老叔讓他進城躲避呢!”

    程文應大驚:“這是女孩能做得的事情?這會傷了石家小娘子的名聲的!”

    程夫人點頭道:“是啊,這事情老叔處理起來很麻煩,”

    說完又道:“父親,你相信‘宿慧’嗎?”

    程文應說道:“就是有小孩生到世間,還記著上一世的經歷記憶?”

    程夫人蹙著眉頭:“子瞻小時候,常常告訴我他的夢境,在夢裡他生活在一個美麗的水鄉大城裡。那裡人文風雅,物候常新,有一個大湖。”

    “大湖邊有長堤,長堤上是古柳,而他,則是城郊一座寺廟裡的僧人。”

    “夢中他就在那樣一座城市裡寧靜地生活。到現在他都喜歡親近僧人道士。眉山周邊的道觀寺廟,都被他拜訪遍了。”

    程文應問道:“你是懷疑,蘇油也和子瞻一樣?”

    程夫人想了想說道:“小堂弟如此聰慧,如此性格,對物性如此通透,對食物如此挑剔,倒是讓我想起了一個歷史上的神童。”

    程文應問道:“誰?”

    程夫人說道:“三國曹倉舒,陳壽曾稱讚他:‘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三國志》說‘衝每見當刑者,輒探睹其冤枉之情而微理之。及勤勞之吏,以過誤觸罪,常為太祖陳說,宜寬宥之。辨察仁愛,與性俱生。’”

    “小堂弟所做的那些調皮事,一歲之後再看,其實也是為了賙濟鄉里。曹衝為了救馬鞍被老鼠咬壞而獲罪的小吏,曾經剪壞自己的衣服來勸說魏王。兩者性格做法,也是絕似。”

    “曹衝六歲稱象,小堂弟五歲通《九章》,明算術,兩者都是契明數理,還可致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