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038章 問題

    韓家乃是大族,加上歷朝皇帝賞賜,地方任官,這麼多年下來,韓家的地在相州,那是佔地極廣,用阡陌縱橫來形容也不為過。

    宋朝國家所屬的土地,也就是官田,其實如今還很多,因此並不抑制兼併。

    而且蘇油也認為,如果土地上的賦稅能夠被國家實打實收取得到手,那麼對於國家來說,土地的所有者是誰,問題其實並不大。

    至於無地人口,那就多想辦法。

    比如移民,荊湖南海甚至新宋洲;

    還有產業結構調整,工業商業服務業,讓無地人口有更多選擇;

    比如精耕細作,以人力成本為代價,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產出,讓少地的自由民得到足夠的利益,讓大地主們因人力成本的無形加劇而負擔沉重。

    辦法有很多,但是想要在北方施行,蘇油想要告訴韓家這樣的大地主階層,告訴他們即將到來的轉變,提醒他們吃相不要那麼難看,得知道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考慮了一下怎麼斟酌語言,蘇油問道:“王公在鄆州的舉措,世兄可有聽聞?”

    王克臣到了鄆州,連續辦了幾件大事。

    第一步就是遣程杲帶州丁圍了梁山泊,然後程杲又遣程嶽上山,招安匪首。

    程家兄弟在河北的大名,就跟《水滸傳》裡邊的盧俊義和晁蓋差不多,於是大家喝了一臺酒水,開開心心地下山見王克臣。

    王克臣好生勸慰,該回家的回家,該安家的安家,梁山泊周圍“盜匪”們開闢的農田,直接分配給被招安的“盜匪”們,結果鄆州城多了八百自耕農,官府籍冊上多了近兩萬畝耕地。

    人家“盜匪”們開荒種地的能力,好像比大宋廂軍強多了!

    結果就是王克臣治鄆州,到任伊始接連建樹。

    剿匪是一功,人口增長是一功,開荒是一功。

    害得老王給蘇油的信裡邊連稱惶恐,明潤我這還啥都沒做啊,怎麼就莫名其妙先立了三件功勞呢?

    蘇油收到信件之後也是哭笑不得,這尼瑪,設官還不如無官,難怪漢初要行黃老之制呢。

    其實宋代很多的所謂“起義”,都是類似的性質。

    這事情換另一個官員來操作,極大的可能就是瘋狂剿匪,企圖將“盜匪”們開墾的兩萬畝耕地私吞。

    然後還有更大的可能打不過人家,呵呵呵……《水滸傳》就真正的上演了。

    王克臣是勳貴裡邊的異類,不差錢,還是正牌進士出身,又屬於文官系列。

    身兼兩種身份,做官的目標是維護家族地位,因此也就不在乎那幾百頃良田。

    兩萬畝耕地種糧食的話,就算是年年豐收,也不過就四萬貫收益,刨去賦稅和成本,差不多留得下兩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