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036章 韓琦墓

    光從名字就可以想見規模。

    韓家人都在外地做官,留在祖宅的,就是韓琦的三子韓純彥,還有兩個十四歲十二歲的小屁孩,韓粹彥和韓嘉彥。

    算起來韓琦這第六子韓嘉彥,倒推年齡,也是老樹新枝。

    趙頊親書的“兩朝顧命定策元勳”,標誌著韓琦的墓地,與普通重臣的大不相同。

    趙頊命內侍監督,特意為韓琦建造了一座帶這大石門和石藏的大型磚石墓。

    宋代法令,臣僚墓葬,不得以石為室,韓琦是皇帝特旨的大宋第一例,規格已經接近皇后苑陵。

    根據五音姓利,昭穆貫魚的原則,韓琦墓地,坐落在相州豐安村祖塋西北。

    這裡是韓琦的家族墓地,不但有墓,還有家廟,墳寺。

    家廟是家族祭祀暫居之所,墳寺是趙頊給韓琦辦的,外人來拜祭韓琦的休息之所。

    這才是真正的極盡哀榮。

    大臣做到韓琦這份上,也算是值得了。

    韓琦主墓甬道,兩側的松柏長了幾年,也已經有蔥鬱之勢。

    一代名臣,就埋葬在這裡。

    蘇油在韓粹彥和韓嘉彥的陪伴下,由墳寺和尚帶領,家廟和尚接應,在拜臺前擺上花果祭品,焚香禮敬。

    蘇油心裡沒什麼多餘的想法,除了對韓琦的敬重外,還有對韓家的擔憂。

    這麼大一個墓,就算是朝廷體恤,韓家也要貼進去不少,還不知道韓家如今是不是表面光鮮,內裡難堪。

    像自己這樣特意來祭拜的人,肯定也很多,來一次韓家就得接待一次,每一次都不能失禮,如此一次次地下來,金山銀海都扛不住。

    這都幾年了,工程還沒有完。

    韓琦的一生,是光輝燦爛的一生,他的墓誌銘,是大宋最大的一塊墓誌銘。

    墓誌銘還在打造當中,志蓋為盝頂狀,飾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圖案,志蓋四坡左右,各用陰線雕刻四神形象,四周再伴以海水、祥雲圖案。

    志蓋中間為方形,長寬均為一米,中間篆書二十一個大字——“宋故司徒兼侍中贈尚書令魏國忠獻韓琦公墓誌銘”。

    志石也為方形,長寬均為一點五米,厚度一尺,重達三噸。

    墓誌銘由韓琦早年出知定州時就結交下的親密戰友,當時的幕府參贊,如今的龍圖閣直學士陳薦擬草,全文多達六千多字。

    碑文由集賢苑學士宋敏求書寫,文彥博篆蓋。

    光這一塊墓誌銘,就是中產之家數年的收入,一支石匠隊伍數年的功夫。

    此外還有富弼撰寫的神道碑銘並序,李清臣書寫的韓忠獻公行狀。

    不要以為蘇油的官職現在已經很長了,聽聽人家韓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