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978章 軍事

    “郭逵在陛下的任命之下,從陝西前往交趾征討,先是士兵水土不服,其後忽略了李常傑的軍事謀略,最關鍵的,是完全錯估了交趾水軍的能力。”

    “我水師要是沒有寧海軍這支新式水師,戰局將演變成福建廣東水師被交趾人殲滅,郭逵不得過江,甚至會被截斷歸路!”

    “故而那一戰,其實大宋贏得非常僥倖,獲得勝利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敵人犯了比我們更大的錯誤,他們完全不知道我大宋新式水師的巨大威力。”

    “所以那一仗,不是我們勝了,而是他們敗了。”

    這話說得非常古怪,但是趙頊理解了,那一仗要不是蘇油用重建的寧海軍千里增援,能打成什麼樣子,實在是難講。

    “後來收占城就好多了。”就聽蘇油繼續說道:“在臣心裡,那是一場無聲的戰役;而臣認為,才勉強算得上真正的勝仗。”

    趙頊也不得不服氣,占城收得實在是太漂亮了,也正是因為占城收得太“輕易”,才讓他又雄心勃勃了起來,感覺三五年拿下西夏不是事兒。

    高遵裕為什麼在河湟待著?道理很簡單,他是趙頊的舅舅。

    趙頊要舅舅成為自己的臂助,與舅公曹佾相制衡,就得讓高遵裕立功。

    趙頊的如意算盤打得很好,舅舅先在河湟初步建立戰功,這樣差不多升到節度使,然後在平滅西夏中作為主力再立大功,成為舅公那樣的節度使平中書門下平章事,就是民間稱呼的“使相”。

    然後趙頊就可以給母親的家族大加恩賞,同時效仿祖宗杯酒釋兵權的慣例,讓舅舅“回家享福”,榮居幕後,削弱太后家族在朝堂的控制力,同時又可以讓高家的勳戚地位再次得到加強,起碼再過一百年不褪色。

    算盤倒是打得很漂亮,就只有一個問題——沒有問問西夏人答不答應。

    而蘇油最擔心的,恰恰就是這個。

    高遵裕也是武將勳貴之後,善言詞,曉武略。先是真宗時以父任累遷供備庫副使。英宗時,曾任鎮戎軍駐泊督監。趙頊即位,以其與夏人交涉得體擢知保安軍。

    其後任秦鳳路沿邊安撫副使,知通遠軍軍事。熙寧二年,擢升引進副使、帶御器械。當年,破西夏軍於野人關,據武勝城。因功詔知鎮洮軍軍事、進西上闔門使、榮州刺史,充總管。

    其後在王韶攻略河湟的時候,復知通遠軍,加岷軍刺史。

    從履歷上看,毫無瑕疵,而且在岷州以數千之軍,籠絡住了瞎氈以下三十萬蕃部,有力保障了王韶的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