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975章 老江湖

    “可這麼深刻教訓,陛下難道能不吸取嗎?”

    趙頊心氣漸平,輕輕點頭。

    蘇油繼續說道:“所以剛剛蔡參政所言立誅,臣認為過急了;而王相公所謂嚴懲,也不在根本。”

    “此事之所以發生,乃臺諫失去了監督制衡之道,詔獄權力過重所致。制度不變,就算今日處置了三人,今後一樣還會出現四人,五人。”

    “臺諫為耳目,法司為爪牙,責權分明,制衡有道,方是理政之機。”

    “臣請陛下考制六典,效法漢唐興盛之初:釐官制,清弊政,明職責,精效能。”

    “考績之法既備,進退之則即成。”

    “百官獎有所憑,罰有所據。庶幾上下通達,怨懟難生,一心政務,風氣清明。”

    “縱一時有小人得廁其間,亦不成大患;而制度所防者,不是君子,恰恰是這些小人。”

    “如此臣之惡遇,差幾亦不可復見與同僚之身。”

    除了吳充,王珪,蔡確等少數人,群臣都是面面相覷。

    相比懲處三個亂法的御史,這道建言,才是一步真正的大棋。

    對御史們的惡意詆譭,對自己名聲得以昭雪,蘇油都好像風過山崗一般不以為意。

    反而一心擔憂這件事情所反映出來的制度隱患,提出的建言,也完全光明磊落,著眼大局,不及私人。

    這是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群臣也不由得感慨,仁性天生蘇明潤,果然是名不虛傳。

    忠直的大臣在想,這樣高尚的政治情操,范仲淹,歐陽修也不過了!

    而心計深沉的也在暗贊:年歲不大,穩如老狗,的確有宰執風範。

    趙頊心中卻是暗喜,蘇明潤這是已經將梯子送到了自己的腳下。

    緩緩坐了下來,嘆了一口氣:“國朝優容臺諫,乃祖宗制度。”

    “太祖納彈雀落齒之諫;太宗納三執未諒之諫;仁宗逐勸其拒諫的妃嬪,包容包拯,私繪唐介;真宗納寇準直諫,親臨兵陣。”

    “先君歷政日短,山陵早立,然臺諫之臣,朝野盡稱得人。”

    “朕稟祖宗之志,監前代所覆。不敢不維持議論,廣開言路,詢考賢才,講求法度。”

    “天下皆以朕重名、畏議,其實優納諫議之故也。”

    “但是朕沒有料到,朕託之以腹心,視其如耳目。然而讓朕看不見的,恰恰是自己的眼睛,讓朕聽不明的,恰恰是朕的耳朵!”

    群臣聽得暗暗心驚,這是將三人定性為欺君罔上,矇蔽聖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