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不要太亮 作品

第二千六百九十二章 國計民生

 有書院在,官員們的行為,成了一種風氣。且在每年考核政績的比重中,都會有硬性的要求,不精農事,你很難當好主官。

 器物閣屬於工,亦有很多與農事相關,比如開渠飲水,攔河設壩。多年的影響,至少在幷州幽州,深受普通百姓的讚許。

 子弟讀書不是那塊材料,可以去器物閣,學業有成,一樣可以受人尊敬,豐衣足食!更重要的是,由此亦能踏上仕途。

 縣府、郡府,很多的官吏設置,與之掛鉤。葉歡對此再清楚不過,收入的多少,社會地位的高低,才是百姓最看重的。

 路過城中的告示欄,再向前行一里地,轉過一個街口。前方佔地廣闊,建築精美的院落,便是回春居,分院已經開起來了。

 “對不住,對不住,讓一下,婆娘難產。”身後傳來喊聲,葉歡一行立刻讓到路旁,就見數人趕著一輛牛車,疾行而來。

 牛車之上,是個即將分娩的孕婦,面上一派痛苦之色。漢子跟在身邊,一臉關切的看向妻子,口中不時在給路人道歉。

 回春居門前的侍者見了,立刻有人向內通報,有人迎上前來,在牛車到達門口之時,內中便有軟塌出來相迎了。

 跟在軟塌旁的,有個醫者模樣的中年人,身邊還有個中年婦人。

 前者迅速搭上了孕婦的脈門,後者則在為之檢查,兩把大傘撐開,將路人的目光盡數擋住。一連串的動作,行雲流水。

 “劉先生,需要引產,快,安室。”不片刻,婦人的聲音響起,軟塌被抬了起來,直入回春居,前後不過十數息功夫。

 居前一幕,迎來了不少人圍觀,葉歡也走了過去。他對此絕不陌生,很多流程,還是親自參與設計的,最大程度保證安全。

 人口,在漢末就等同著國家的基礎,等同各路諸侯手中的實力。

 葉歡剛剛穿越之時,晉陽及周邊的生育死亡率極高,差不多達到恐怖的三成。生孩子是道鬼門關,在當時是名副其實。

 原因是多樣的,首先就是醫療環境差,缺少經驗豐富的穩婆。

 第二則是女子的生育年齡,普遍偏小,又缺乏多種多樣的營養。自己尚還沒有完全長成,就要生育下一代,危險自然大。

 回春居不僅僅是個醫館,有著百姓口中交口稱讚的神醫。它還是大漢頂尖的醫學機構,負責醫學理論的研究和實踐。

 第一個重點,就在生育上,周勤、張仲景,無數名醫,包括毒王張離在內,群策群力!眼下,無論技術設備,成熟了很多。

 官府的政令,也在逐步與之適應,十年的時間,幷州幽州各處,女子的婚齡,提高了兩歲,二十之後產子,朝廷給與獎勵。

 所有的手段結合到一處,現在在幷州,死亡率降低了九成多。縣城之處,官府有專門的穩婆,鄉里亭裡,都必需配備。

 至於生育所需的費用,亦有精心設計,百姓自己出一部分,官府則有鋪貼,更難得是男女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