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清風 作品

第1190章 真正的權謀

    而楊素跟其他的世家門閥不一樣,凡是在他手下的將士,都能得到合理的賞賜。

    執行楊素那些必死的任務,若是死在戰場上,楊素會保證他們的家人得到合理的撫卹,若是僥倖未死,那麼楊素也會為他們請功,保證他們能夠升官發財、萌蔭子孫。

    封建皇朝之中,名將與皇帝的關係是最和睦又最不和睦的,因為皇帝無論會不會領兵,都要坐鎮朝堂,不能每次打仗都御駕親征,所以他必須養著那些能打仗、敢打仗的將領,保證遇到了戰事之後,自己不會被敵人摧枯拉朽的打倒在地。

    但是這些將領的存在,對於皇權的威脅又是無法小覷的,兵變奪權、造反割據,這種例子在歷史書上隨便翻一翻都能找出無數的例子來,所以,一般的皇帝對於自己麾下的武將,都是處於絕對提防的狀態。

    從士兵的角度出發,他們不在意龍椅上坐著的是誰,他們只在意自己能不能吃飽,下次打仗自己能建立多少功勳,自己會不會死在戰場上等等……

    所以,一名優秀的將帥在普通的將士眼中,那可比皇帝吃香多了,皇帝死不死跟他們就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跟的將帥厲不厲害,卻直接關係到了他們的切身利益。

    嗯…宋朝除外。

    宋朝的開國太祖趙匡胤的確是個人物,上馬能打仗、下馬能治國,甚至是因為他的存在,將各個將領手中的兵權削弱到了極致,畢竟人家趙匡胤懂軍事、會打仗,從各個方面,將領如果有什麼小動作,趙匡胤都能明白是怎麼回事,所以他將所有的兵權握在手中之後,也能保證宋朝的軍事力量依然強盛。

    但要命就要命在,宋朝皇帝裡能做到這一點的也就一個趙匡胤了,後來的宋朝皇帝沒有哪個有這樣的本事,卻依然保持著這種強幹弱枝的領軍模式,導致將不知兵、兵不知將,臨陣的時候才決定由哪位將領領著哪路兵馬出征,這種做法的後果就是,明明宋朝在富有四海的情況下,在軍事的各個方面都做到了極致,兵源、裝備、訓練一樣都不差,可就是打不了勝仗,最後脊樑骨都讓人給打斷了,還不知道自己錯在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