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頭像是貓 作品

24

    對坦克進行最後的檢修,檢查武器,檢查彈藥攜帶情況,檢查燃油,確保坦克機械性能完好之後,這群最低五千小時駕駛經驗,五百小時實戰經驗的精銳車組們,蒐羅了一些沙袋,多餘履帶等掛在坦克上,有的甚至在坦克外圍釘了一圈木板。

    同時。

    隨著孔捷的命令,六個炮兵營,三百二十四門125榴彈炮,在營長的指揮下,以連為單位,散落在十八處陣地上,所有炮管齊齊指向城外已經城內的鬼子陣地。

    藉助精確炮兵地圖,以及天上偵察機發下來的偵查信息,炮一營,炮二營,這些老牌精銳炮組,迅速標定了炮擊諸元。

    一匹匹大騾子來往於後方的倉庫與炮兵陣地,將一枚枚炮彈運輸到跑位後方的彈藥儲存點。

    也是在同時。

    十五個營的戰士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

    和坦克營,炮兵營一樣,此次參加諵昌戰鬥的,都是獨立團精銳之中的精銳,其中有獨立團一營,二營這種楊村時期的老牌營。

    甚至有一部分參加了壽縣保衛戰,戰鬥經驗極其豐富,尤其是巷戰,有著充足的經驗。

    “注意四周,儘量貼著牆走。”

    戰前動員會議,一位大營長反覆叮囑:

    “鋼盔,鋼板防彈衣,都給我帶上,這些東西雖然重,但能保住你們的小命。”

    現在是二戰時期,四十年代,哪怕有系統開掛,也沒辦法點出六十年代後期才出現的凱夫拉,尼龍雖然已經出現了,甚至山西還建了一座製造工廠,但距離防彈衣還是有點差距。

    不過這問題不大。

    財大氣粗的陳老闆(系統)不考慮成本,尼龍製造出一件結實的背心,然後加上鈦合金防彈插板,就是一件妥妥的合身防彈衣。

    合身且不重。

    雖然鈦合金製造困難,但二戰時期,已經能實驗室小規模製備了。

    “這次的仗很難打,城裡還有很多老百姓,我們沒辦法呼叫空軍轟炸,也沒辦法進行炮火大範圍覆蓋。”

    “所以,遇到鬼子阻擊陣地,多使用手炮,噴火筒,實在不行,就呼叫坦克支援,一輛不行就兩輛,不要盲目和小鬼子拼命。”

    “我們是來打小鬼子的,不是來和小鬼子來換命的,別說什麼一換一值了,再加一個就是血賺的,咱們是八路軍,是獨立團,就算是一個人換十個鬼子,也是血虧。”

    深吸一口氣,吐出激昂熱血的話語,大營長最後大手一揮:

    “準備進攻。”

    命令落下,十五個營戰士轉移到了各裝甲營後面,準備跟隨坦克進攻。

    隊伍間,王喜奎擦了擦他散發著幽幽金屬光澤的狙擊槍,數了數腰間的備用子彈,最後摸了摸腰間的柴刀,團裡有發匕首,但他還是習慣使用他打獵時期一直在用的柴刀。

    “一個人換十個?”

    聽到大營長的喊話,王喜奎冷哼一聲:

    “勞資要幹掉一千個。”

    他身邊,觀察手補充道:

    “還差四百零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