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焊接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七章:趙國滅

骨節分明的手握住長戈戈杆,秋風吹著張竭力壓抑不安的臉,青年趙卒站在軍陣中,有些害怕地眼神亂瞟,從這裡隱約能看到兩三公里外的漢軍,他想逃跑,但他知道,如果他這時候逃了,多半被一箭射死,或者拖去砍了明正典刑。

“咈哧。”

高頭大馬馱著鬚髮灰白的老者從青年趙卒面前經過,老者的目光掃過這支總人數不過接近萬人的軍隊。

這裡,是趙國國都城外。

僅僅幾個月的戰鬥,整個趙國已經沒有可以失陷的土地,劍鋒懸在祂的心臟上,看來隨時可以刺下去。

接城的道路所在的野地上,高矮不同的老少男丁密密麻麻地站成五道方陣,長戈如林。

老者看到陣中和他一樣鬚髮皆白的士卒,心底嘆息。

從開戰到現在,趙國所做的似乎就只是不斷構築防線,然後不斷被擊潰,他們能湊出的兵員,不多了。

“傳我命令。”老邁嘶啞的聲音喊道,“迎敵,擊鼓!”

咚,咚,咚。

如前所說,在古代戰爭中,結陣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冷兵器時代的武器殺傷範圍太小了,士兵訓練度也相對較低,必須使用密集陣列才能維持戰鬥意志,並對敵人造成足夠多的傷亡,在對漢軍進行了各種嘗試,全無效果以後,面對最終決戰,趙人依然採用了他們最熟悉的戰法。

聽到鼓令,由五道幾千人的方陣構成的人牆運動起來。

“嗚!————”

趙人對面,原本還在小跑前進的漢軍反而慢下來,作戰器械在行軍途中直接變換位置,結陣對敵,陸大古在隊伍中驅使坐騎,舉起單筒望遠鏡觀察敵情,首先是偵查部隊早就傳回情報的萬人方陣,然後是後方連綿幾公里的城牆,蒼茫枯敗的大地上,青銅時代軍隊,而且是屢屢受挫士氣衰微的青銅時代軍隊,正要與己方熱武時代早期軍隊交戰。

果然。

那個人頭只是替身。

陸大古瞭然地放下望遠鏡,點頭。

對面的人是趙梁,幾年前漢國攻燕,幾國攻漢時,趙軍主將就是他,這位久經沙場鬚髮灰白的老將,來為其效忠的君主盡忠。

趙王總算不至於為一場希望渺茫的刺殺撕去手裡的牌。

“咚。”

漢軍千名持弩械的弩兵和十架床弩分別排成2x5和兩排陣列,箭頭斜向上,通過仰角增大射程。

“咚!”“嗖!”

敵人成片地倒下,剩下的趙軍陣型開始亂起來,弩陣左右的火炮部隊已經裝填好散彈。

“彭!”

又是如鐮刀過境一般,成片士兵像地裡的麥子被收割一樣向後躺倒,整支趙軍混亂起來,他們的恐懼超過了界限,經受過幾次與漢軍對戰的老卒已經趁亂逃跑,新丁則或是跟著逃跑,或是驚懼交加地看著漢軍接近。

將領們手下的親兵隊斬掉好幾個逃兵,仍無法控制局面,他們的陣型徹底走向混亂。

而漢軍步卒秩序井然地前推、結陣,將炮陣和弩車掩護在身後。

為避免傷及己方,它們需暫停使用。

即使不用它們,剩下的敵人也不會造成什麼傷亡———最前方的步卒組成的盾牆後,一杆杆長槍倒下來,這些長槍的攻擊距離比敵人的戈更遠,更鋒利,造成的殺傷更大。

現實可不像遊戲,有平衡機制。

首先,單刀近槍為什麼被吹捧?

因為真的很難,長柄武器對刀劍等短兵自帶壓制效果,是以歷史上有名的冷兵器時代將領大多用長柄武器。

而槍,是戈的升級版,成本低,上手快,適於普通士兵使用,且極適合軍陣,久經考驗的它一次次證明了它的價值,另外,長槍被古人造得能有多長就多長,恨不得四十米大長槍幾十丈外把敵人捅死,早在唐代就有七八米長的長槍。

漢軍更近了,行至距離對面的亂軍不足五十米,漢軍軍陣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喊聲: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仇,與子同仇!”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血不流乾,誓不旋踵!”

這時陸大古看到,對面的主將趙梁的旗幟向右面側翼斜衝出來,帶著兩三百名精兵組成的戰車和騎兵編隊,顧不上混亂的己方陣型,幾名趙軍士兵被頂飛,被馬蹄踩踏,還有十數名趙軍直接被輔助編隊打開道路的步卒精兵砍倒,那些馬和士卒全都著甲。

大古理解了對方的意圖。

原來這幾千上萬列陣趙卒的命都被用來換一次有可能兌掉他的機會。

正合了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