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焊接 作品

第一百二十六章:漸近與變動

當第一縷天光刺透紗窗,照亮燕地一個尋常的早晨,村莊漸漸甦醒過來,農民早早地扛上鋤頭出門。

迎著大霧中的鄉下土路。

這時,比他起得更早的狗帶著一身露水竄出農院門外的柴堆,跟在主人後邊吠叫起來,看來剛出去一趟,於是一人一狗走進未散的晨霧中,那人的衣襟也像狗毛那樣,慢慢顯出細小的水珠,正是:

天光隱映鄉關路,浮雲微露漸披襟。

去時不覺晨霧重,歸來鬚髮已粘溼。

“喀喇。”

到了自家田裡的農民開始整地,除草。

作為燕地農人,他才剛適應改換過的畝制:不同朝代的田地畝制面積大都存在差異。

如商朝一畝地約2500平方米上下,因為此時的耕種模式是撒種,把莊稼種子撒進土裡,要不了多少精力。

到了春秋時代,一畝地約160平方米,漢代一畝地約460平方米,清朝一畝地600餘平方米,

直至二十一世紀,炎華一畝地667平方米。

這些數字在反映不同時代計量單位和稅收制度的同時,也反映了生產模式和生產工具的變化———由於精耕細作取代了粗獷的撒種,農民照顧不了面積太大的土地,所以每畝地面積從2500平米上下縮小到三位數。

又因為農具隨著時代不斷髮明和改良,每畝地面積緩慢增長。

而在搞農業工業化的北美,雖然他們不用精耕細作,產出相對較少,在我們看來有些浪費土地面積,不可一概而論,不過多少有點參考價值———那些開著農機的白人農民一個人能種1000畝地。

“咔嚓。”

連根拔出野草,抖落泥土。

他彎著腰,專注地對付著手裡的活計。

此時強推農業改革,大量推行改進農具的漢國採用的畝制是600平米,結合當前的莊稼產出,約20畝地能供一戶人。

陸大古給每戶人分配了25畝地,並禁止土地交易,相當於把人們都能變成了地主,讓人們至少得到幾十年寬裕的生活,這最起碼在他活著的時候可行,等他“死”後,制度慣性也還能管住一段時間。

至於更遠的.....大古實在沒法更樂觀了。

農人直起腰桿緩口氣,目光眺望遠處,更多同他一樣世代耕田為生的鄉人正忙著整地、除草,在幾百米外的空地上,兩三層樓高的風車矗立著,被風力轉動的同時帶動機關,源源不斷地從河裡抽水,水流通過用陶土燒製成的管道流入村中各家各戶的用水管道,便構成了略顯簡陋的自來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