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焊接 作品

第一百零五章:對決

“咚!咚!”

四月末,燕地。

一座點燃狼煙的城牆出現在眼前,戰鼓聲自城頭傳來。

喜驅使坐騎踩過雨後泥濘的道路,拿起出徵前陸大古贈予的單筒望遠鏡,朝城頭看去,望見成排守在女兒牆後的甲士、幾個明顯盔甲更為精良的人。

而後視線往下,注意到護城河,和城門外地面上的蒺藜、拒馬等修繕完好的防禦工事。

若是真的一板一眼地打,要拿下這座城恐怕真要不少時間。

“這幫王八。”

喜啐了一口,他很看不起這些幾乎每次對上都消極防禦的對手。

但凡肯多派些襲擾斥候他都當對面努力過了。

對面似乎貫徹了“只要我退得夠快,潰退就追不上我”的思想,不斷向後集中至各個關卡要道,依託各地城牆工事,而不在野外與漢軍直接交戰。

喜只當對面在拖延時間,企圖消耗他的兵力和補給。

而如果陸大古在這裡,就會看出燕軍企圖以空間換時間,將國土作為戰略縱深,以期在儘可能大的範圍內稀釋漢軍的力量,達到對北伐部隊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目的。

這不僅沒錯,還很聰明。

但顯然太低估了漢國的後勤。

依託不懈推動的農業改革、作物選育改良和鐵路運輸線,陸大古完全有能力維持一支十萬餘人作戰部隊在邊境上長期存在,和燕國耗下去,至於稀釋力量的問題,他們當然會存在過擴的界限,可單靠燕軍恐怕很難看到。

“漢軍千里奔襲,長途跋涉,定然人困馬乏,而我方坐守城中,精力充沛。”

燕軍主將粟黎這樣同身邊的將領們分析道:

“加之趙魏兩國來援。”

“定能重挫漢軍。”

“再有,漢軍大舉進軍,長途奔襲攻入我國,行至各地必不可能做到保密,我方準備充分。”

“此戰應該能滅去漢軍一部。”

“報!———”

一名傳令兵闖入營帳,行禮彙報:

“啟稟將軍,趙魏援軍已至。”

聞訊,粟黎多日來緊繃的神情緩和少許——這是他自和漢軍開戰以來聽到的為數不多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