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一百八十章隴山道

河北戰事結束,只剩下零星的清剿殘敵作戰。

江淮戰場,陷入對峙狀態。

而關中、隴右一帶,也是大戰在即。

不同於江淮之間的水路發達,大規模的士兵、物資轉運,都可以利用水道提高速率。

關中和隴右以及漢中之間,有隴山山脈和秦嶺山脈,千溝萬壑。

也就是說關中的西燕軍其實在八月底就開始進兵了,比江東這邊還早十幾日,但交戰雙方在隴山一帶還沒碰面呢,江淮戰場經過十餘日的大戰,已經大局底定了。

另一邊,益州都督李源也率軍從漢中出發,走祁山道,前往隴右。

而雙方所面對的局勢,很像諸葛亮一出祁山時候的情況。

區別在於,隴西南安天水三郡本就在東燕手裡,所以一早就派人在街亭當道下寨,重兵駐守。

至於西燕軍方面,他們的選擇其實有三個。

走街亭的隴山道,更遠一些的蕭關進入隴右,以及道路險峻的渭水河谷。

天朝的地理梯級地勢的特徵非常明顯。自東向西,地勢漸高。

關中往西,又可以分為幾個層吃,地勢一級比一級高。關中西面就是隴山高地,隴山以西,就是隴西地區,也可稱之為隴右。自隴西由渭水河谷下關中,由西漢水河谷下漢中,由白龍江谷地下蜀中,都是呈高屋建瓴之勢,這也是為什麼會“得隴望蜀”。

隴西再往西,祁連山以北、黃河以西,就是河西地區,既涼州,也就是河西走廊。祁連山以南,有河湟河谷可通青藏高原,其地勢都高於隴西。

關中西北這種層層漸高的梯級地勢,也給了歷代經營西北者展示出了一個層層遞推的邏輯。

那就是,想要關中安穩,就必須控制隴西。想要控制隴西,就要控制河西。

想要控制河西,必須要撫定西域。

所以對隴西威脅最大的,還並不是關中大軍,而是涼州方向的敵人。涼州都督蕭卷率領三萬步騎,殺奔隴西。

所以從局勢上看,西燕還是佔據著兵力優勢的。

隴右三郡的實際指揮者是南安太守,護羌中郎將,西河郡王慕容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