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一百三十四章又添猛將

李青蓮的封山之策,李元徽這麼一細琢磨,大概就跟康熙王朝那個遷界禁海差不多了。

都是堅壁清野。

典型的戰例還有清朝剿滅白蓮,“清廷大量採用堅壁清野和團練,築起大量寨堡,將村落百姓強行移居其中,又訓練團練進行防守,白蓮義軍逐漸失去糧草與兵源,成為其敗亡的主要原因。”

而想要圍困天柱山群賊,對比清朝要在數省之地進行堅壁清野,簡單多了。

只要將舒縣、六安一代的百姓都遷移進塢堡之中,並且不讓他們收穫山寨外的糧食,該燒的燒,該毀的毀,戰略就算完成了。

若是以前,李元徽肯定會覺得這個主意缺大德了,並且對天柱山群賊充滿同情。

但現在,同情歸同情,欣賞歸欣賞,該捅刀的時候,心可慈,但手不能軟。

這個世道,手軟可是很難活下去的。特別是身居高位之後。

況且,李青蓮的真正意思是用這個封山之策,脅迫郭風和等人投降。

但若他們堅持頑抗,這個策略也就必須實施。

雖然耗用的時間比較多,但總比派兵去直接進攻天柱山老營划算的多。

決定之後,李元徽當即就拍出了信使,將一封幕僚代筆的書信送到了天柱山,信使隔空射入老營之內。

信上的內容也很簡單,十五日後,讓天柱山首領郭風和與六安見面。

之所以是頂在半個月後,是因為春耕還需要一點時間,同時李元徽打算用這半個月去把另一個在淮南橫行多年的大盜劉聚給解決了。

誰知道想瞌睡,枕頭就來了。

負責招兵的於仲亨帶著一個黑麵漢子來到將軍府,徑直來到堂前,那黑麵漢子被衛兵阻攔在外,於仲亨從哪漢子擺了下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自己則先進了堂上。

李元徽坐在虎皮大椅上,翻看著近來各部上報的徵兵、春耕等重要事務的進展,抬頭一看是老友于仲亨,笑道:“兵招的怎麼樣了。”

於仲亨衝他一拱手算是見過禮,然後走到書案前道:“我今日來,是給你舉薦一個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