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七十二章有所憑仗

蒲津關,原名臨晉關。位於黃河西岸,扼守渡口,也就三大渡口之一蒲津渡口,是關中和幷州之間的重要通道。

從戰國開始,秦國就在此架設渡橋,大燕立國以後更是重建了渡橋,以通河中、河北等地的糧秣轉運。

今日一早,數百名全甲騎兵手持符節,打著驍果軍的旗號出現在了蒲津關外。

都尉薛雄見狀,便讓手下查驗符節真偽,以及印信勘合。

在得知無誤之後,才親自打開關門相迎。

“在下驍果軍虎賁郎將李元徽,奉命前來接手蒲津關,這是門下詔書,這是行軍總管守令,蒲津渡口一切渡船、兵卒、輜重皆歸我節制調用,薛都尉可有異議。”

眼前的年輕郎君,身披明光大鎧,頭戴風翅兜鍪,面如冠玉,眉眼鋒銳,又拿出了詔書和守令,以及符節印信。

薛雄頭上的汗都快下來了,“既然是有上命,末將自當配合,請將軍下令。”

李元徽點點頭,對方是個很識趣的人,這就省了很多麻煩。

“讓守關士卒全部退出關防,交由我部驍果軍,而後帶著你的人立即去收集渡船,越多越好,在給我看好渡橋。”

“是,我這就去。”

薛雄頂著頭上的汗立即傳令原本蒲津關的四百士卒交出關防,並立即前往渡口準備渡船。

他其實很好奇,為什麼原本應該西巡的驍果軍出現在蒲津渡,這是要去幷州啊。

難道幷州出問題了?

李元徽見到薛雄領命而去,也鬆了一口氣,他很怕趕到蒲津渡口的時候,這裡的渡橋絕船卻都被燒燬了。

看來大軍行動的速度還是夠快,太原那邊的慕容旭應該還沒反應過來,還沒有掀起反旗。

這樣的話,大軍就能安穩渡河了。

本來作為虎賁郎將,他是不用親自來開道的。

無奈現在整個驍果軍作為大軍的前軍,歸屬徵西大將軍李神符這個前部督所領。

而李元徽又是李神符的族子。李大將軍一向治軍嚴謹,特意讓李元徽所部開路先行。

並且暗自囑咐他,沒渡河之前,可以率精騎先行,為全軍表率。

不過渡河之後就要派遣所部校尉先行,不可親身犯險。

李元徽自然是知道伯父經驗豐富,於是親自率領六百餘騎先行,為大軍開路。

半日,李神符親率的一萬五千餘騎趕到了蒲津關,下令全軍渡河。

又用了半日,大軍才完成渡河。

渡河之後,只讓全軍休息了一夜,天還沒完全放亮,又迅速率大軍沿著和向北而推進,彷彿要詮釋兵貴神速這四個字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