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祭祖

除夕夜裡,家家戶戶都在吃著團圓飯。

這時候過年吃餃子已經開始流行了,並且烹飪的方法絕對相比較歷史同時期領先的多。

什麼煎炒烹炸燉,各色的菜式五花八門。

因為是過年,李源的妾室和庶子庶女們也被特許能在正堂上用餐。

富麗堂皇的大廳,幾十口人一起吃飯的場景絕對是李元徽吃過最熱鬧的年夜飯。

幾個庶出的兄弟大的不過十歲,小的才五六歲,還沒大哥家的大侄女年歲大。

大家庭就是這樣,何況老爹還沒到造人的高峰期呢...

年夜飯吃完了,照例守歲。

老爹和幾個兄長又打上了麻將,幾個嫂子和老爹的妾室萬氏也湊了一桌麻將。

餘下的幾個庶弟則壯起膽子圍著李元徽讓他說說行軍打仗的事。

直熬到後半夜凌晨了,才各自散去。

第二日一早,李元徽就被檀兒搖醒了,並給他準備好新衣服,幫忙梳洗好。

今日是天盛十二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也叫元日。

這一日要祭祖的。

而且今日不光是李源一家,在長安的李氏族人都會聚集在李源這裡共同祭祖。

因為李源這一支算是如今李家最顯赫的,也是嫡出的一脈,算是閥主,宗祠也在李源府上。

徵西大將軍、成紀縣公李神符,左龍驤將軍、襄城侯李湛,鴻臚寺少卿李澤底,虎賁郎將李滄,太子右內率李錦達,萬年縣令李祝,太府少卿李炳等李源的堂兄弟就多達十幾人。

下一輩和下下輩的加起來更是多達百人。

李神符和李源兩人在前,餘下的在後,包括庭院之中都跪滿了李氏子弟。

給老祖宗磕完了頭,又陸續進香。

這還僅僅是在長安的族人,加上洛陽和在各地為官的族人,少說也有小二百了。

而這些姓李的,都是一個人的後代。

已故太師、司徒、上柱國、贈驃騎大將軍、隴西郡王李彥。

當然,郡王是追封的。

大燕朝的異姓王,只有鮮卑段氏一家的令支王,段氏的祖地就是遼西令支。

而其餘無論鮮卑漢人還是匈奴、柔然、突厥,在大燕都能得到重用,但封王就不用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