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十五章嘴又欠了

來當掌書記的,不止是李元徽和表兄竇羨君,還有趙家兄弟之中的老二,趙炯。

跟那位左領軍將軍趙翊不一樣,趙炯長得文質彬彬的,並不像是武夫。但李元徽可是很清楚這小子劍術不錯,騎射也拿的出手。

“四郎,咱們可是要一起共事了,日後還得靠你多關照了。”

趙炯一進了慕容頜在洛陽的臨時官署,才知道李元徽做了記室參軍,而自己只是個掌書記,頓時覺得心中就有些計較。

畢竟他比李元徽還長兩歲,跟李家二郎同齡,看著自己年紀還小的做了自己的上司,雖然只是名義上的,還是有些不爽。

但趙炯也明白,李元徽能得慕容頜的青眼,那是因為邙山大戰那一扭轉局勢的一箭。

而他覺得,若是李元徽沒射哪一箭,當時大哥已經率麾下的鐵騎去反擊,以大哥的武藝拿下逆賊楊熙必然是不在話下。

而李元徽這一箭,卻將風頭都搶走了。

作為主將,反敗為勝,自然是大功一件。

但若是那日大哥陣斬楊熙,在逆擊叛軍獲勝,名望上必然是更上一層樓的。

雖然心中有些齷齪,但趙炯的面上還是一臉的陽光燦爛。

“趙二哥你客氣了,咱們都是舊交,以後互相關照。”

李元徽不知道對方的心裡彎彎繞,自然同樣是笑臉相迎。跟趙二的關係一般,但也算是很熟識了。

趙家出身涿郡,投奔慕容家最早的一批漢人豪強,有從龍之功。趙家的當代家主是天水郡公趙延慶,他們父子兄弟在大燕中軍之中,根基深厚。

但趙家崛起時間很短,且都是武將,所以趙家這一代是準備培養趙二往文官方向發展。

這也是聽說慕容頜的幕府之中缺人,就讓趙二來的原因。

其實這個時代,文武之間遠沒有後世那麼分明。

刺史兼任都督,將軍兼任太守,出將入相都是有的。

如聞喜裴氏、隴西李氏、滎陽鄭氏、清河崔氏這樣的高門,誰家沒幾個將軍刺史,尚書侍郎?

但一直紮根在中軍的趙家想要把手伸到朝堂上,就得有人提攜。

慕容頜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現在來他幕府之中還有點雪中送炭的意思。

兩人寒暄幾句,又跟其他幾個掌書計都分別打了招呼,李元徽作為記室參軍,也就把任務都分派下去。

都是些起草文書,統計各部需要的補充的軍械和需要攜帶幾天的給養。

把事情分派完了,去武庫跟要軍械補充的活他留給了自己。因為大燕的武庫是歸衛尉府管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