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正合我意

不知道是諸葛武侯發明的,還是曹髦推廣的,反正現在城牆上守軍吃的都是發麵饅頭。

也可叫“蠻頭”。

除了饅頭,還有羊湯喝,伙食還算可以,雖然湯裡沒什麼油水,但好在鹽放的足夠。

李元徽跟杜並、裴行方、裴行恭,還有杜並一隊的什長,柳預、鄭安世等人圍坐在一起吃飯。

他們這裡除了饅頭和羊湯,還有裴行恭不知道從哪弄來的兩隻肥鵝。

“聽說了嗎,關中的援軍到了,這楊巡逆賊,估計蹦躂不了幾天了。”

“關中還能派出援軍來?倒也是,長安那邊留的人比洛陽都多,在召集些州郡兵,兩三萬人還是能湊出來...”

“兩三萬人?如何濟的事?楊巡現在的都快十萬之眾了,狗入的,這叛軍還越打越多了...”

李元徽聽著幾人說話,始終不言語,專心的乾飯,等到填飽肚子才開口道:“關中的援軍來了,怕是咱們就得出城作戰了...”

杜並道:“這幾日守城守的我正憋悶,若是出戰,正好出去殺個痛快...”

其他幾人也是面色各異,或躍躍欲試,或面帶憂色。不過整體來說,這個時代的貴族子弟,還都是受過嚴格訓練的,自幼練習騎射武藝。甚至有些本事,只有貴族子弟才有機會學習和掌握。

對於上戰場,想的更多都是建功立業。

而這些人,其實是非常不錯的軍官團,他們多少都懂得些兵法,識文斷字更是不在話下,也知道軍中的規矩和一些典章制度。

至於那些僕從,雖然說是奴僕,都是各家的護衛、部曲,平日裡吃喝都不差,一個個比起中軍的士卒都健壯,也都練過武藝器械,有的甚至還會騎射,還有一部分隨家主上過戰場,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

這些人披上甲,就是一等一的健卒。

有合格的軍官團,又有優良的兵員,只要稍加整訓,就會成為一隻戰鬥力出色的軍隊。

最少在這個時代而言,絕對夠用了。

吃過了飯,李元徽又檢察了一下自己的甲冑,是一件穿起來稍微有些大的明光鎧,算得上製作精良,又給弓上了弦試了試。

李元徽看過破站的一個視頻,上面說過冷兵器時代,殺傷敵人最多的往往不是刀劍馬槊,而是弓弩。

他的箭術比不上家裡的二哥和三哥,但也算不錯,射活靶也能十中六七。

他已經打定主意了,一旦上了戰場,就躲在後面當個AdC,放放冷箭,韓全和家中護衛不用囑咐都會重點保護他。相當於三十個輔助保一個射手...

衝鋒的事,就讓裴家兄弟去,這哥倆馬槊使的都不錯。

而裴行方這個跟李元徽同齡的少年人,也這就是一心想要建功立業,因為他的父親河南贊治裴弘策,就是前次出征討伐楊巡的主帥,卻大敗而回險些被留守高士則正了軍法,裴行方是抱著雪恥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