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行走 作品

第245章 代先帝認錯




能得皇帝這樣一個態度,衛老夫人覺得就是死也能閉眼了。



“老身感激,更欽佩陛下此舉,可若先帝所為公佈於天下,皇家勢必要遭百姓唾罵,這於江山穩固來說不是好事。



我兒五旬年紀乃征戰沙場,最終馬革裹屍,奔的就是一個天下太平,若因給我衛家公道而惹得百姓生亂,我兒在地下怕是難以安眠,還請陛下三思。”



兒子曾親口對她說,他不悔當年隨先帝打江山,因為他為的是這天下百姓。



“老夫人的擔憂,朕亦想過,朕從前便是因著這一點,四處遮遮掩掩,最終寒了忠良之心。”



皇帝想起藍姝曾嘲笑他皇位坐得四面漏風,苦笑道,“朕近些日子時常讓清晏幫著處理國事,從她身上,朕才真正明白一個道理。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天下非朕一人的天下,用清晏的話說,萬民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而萬民所求,不過一個安居樂業。



天子稱帝的意義,是帶領天下百姓早日實現安居樂業這個目標,而非其他,更不應神化皇家的存在。



既然皇家亦是尋常人家,做錯了事自然是要認錯的,朕亦想做個清正磊落的帝王。



希望將來百姓說起皇家時,論的是皇家為天下的功績,而非皇家虛假繁榮的顏面。”



衛老夫人年輕時亦是讀過不少書的,衛老將軍便是她親自啟蒙,她心中比一般尋常婦人更有丘壑。



聽了皇帝這番言論,心中震盪久久不平,又覺得兒子這一生也沒白忙碌,至少皇家還有眼前這樣的一位明君。



良久,她也才只說出一句,“清晏那孩子膽子還是那樣大。”



一雙渾濁眸底,有細細的微光閃動。



皇帝就當老夫人是誇自己的女兒了,頗為自豪道,“她將護國軍帶得也很好,若非如此,朕本沒打算這麼快請老夫人進宮。



眼下,只得請老夫人在宮裡多呆一晚,我請了幾個孩子來陪您……”



衛老夫人在皇帝的敘述中,才明白了一切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