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作品

第231章 挖山

 正如那名日本土著所說的一樣,徐達他們到達石見銀山時,確實只看到了一個已經被挖掘差不多,近乎廢棄的小銀礦。 

 因為歷史上石見銀山的銀礦被真正發掘,要等到日本戰國時代後期,當時臣從於大內義興的出雲國田儀村銅山主人三島清右衛門幫助大內家在1526年(大永6年)3月開掘出地下的銀礦脈。 

 從這之後,一直到江戶時代前期,石見銀山都是日本最大的銀礦上。 

 按照後世的推算,巔峰期日本白銀產量高達當時全球總產銀量的三分之一,而石見銀山便佔了其中大部分! 

 即便後期銀礦枯竭,其山上還蘊含著黃銅礦、黃鐵礦、方鉛礦等其他礦脈。 

 明治時期後,就是主要以含銅礦物的開採為主。 

 可以說這座山脈,整個就是一座寶山。 

 當時在得知石見銀山產量上升後,四周大名大內義興、大內義隆父子,尼子經久、尼子晴久祖孫以及毛利元就為爭奪銀山主導權爆發多起戰爭,直到1562年(永祿5年)時尼子家臣服於毛利元就,才以毛利家的勝利告終。 

 後來元就之孫毛利輝元在1584年(天正12年)臣服豐臣秀吉,成為毛利家與豐臣家各派家臣擔任奉行共管,石見銀山產出的白銀成為秀吉後來侵略朝鮮時的主要資金來源。 

 “大人,我真的沒有騙你,我早就說過這裡銀礦早就已經被山名氏一族開採得差不多了。”那名日本土著連忙開口道,生怕徐達因為沒有看到銀礦而遷怒於他。 

 徐達沒有開口。 

 當時在離開揚州前,楊憲可是非常明確和他說過,石見銀山的白銀年產量起碼在數百萬兩以上,楊憲的話絕不會有錯。 

 徐達低頭看向了腳下的大地。 

 也就是說,一定還有一條巨大的礦脈在這座山底下。 

 見到徐達面無表情,那名日本土著是真的慌了,連忙下跪,不斷磕頭求饒。 

 被哭鬧聲打斷了思路,徐達皺了皺眉,轉頭看向那名日本土著。 

 “大人,大人,只要你饒我一條性命,我什麼都願意為你做。”日本土著一邊磕頭,一邊大聲求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