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從天降 作品

第75章 去哪裡,殺多少

殺天使以後,他們還能有很多選擇嗎?

張楊其實在聽過蘇曜的話後,多少有些心裡沒底的,但是無路可走的他只能四處嘗試,尋找那一絲微弱的生機。

可誰知,這位名士閣下竟說:

“天下苦閹黨禍國久矣,汝等義士……”

按郡守臧旻所說,若是蘇曜等人只想求得一方庇護,那他當義不容辭,保證晉陽城內有沒有任何人能找他們麻煩。

是的,這位朝廷的郡守,居然在蘇曜殺了小黃門趙常後,也很輕易的就願意為他們提供庇護。

這是為何呢?因為其實,這件事在太原是有傳承的。

在大漢朝誅殺當朝的黃門太監,首先亮劍的還恰恰正是在這太原郡!

當年初出茅廬,時任太原郡吏的王允便在郡守的支持下逮捕了仗著身份橫行郡裡的小黃門趙津,將其公開處決。

也正是王允此次勇於任事的亮劍之舉,使其名動天下。

所以說殺一個亂傳聖旨的小黃門,對於太原郡來說,早就不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了。

“不過若只是為求得庇護,想來爾等也不跑來老夫這裡。”

“是的”

張楊忙不迭的回道:

“若是可以的話,還望郡守能夠為我等伸張正義,洗刷冤屈。

可否能行呢?”

臧旻沉默了一會,緩緩點頭道

“確實,你二人有此強力證物在手,若能證實是其顛倒是非,濫用聖旨,激起兵變。

那你二人便是大義在身,不但無過,成功彈壓兵變甚至應為有功。”

擁有大義非常重要,但大義有時也不能代表一切。

也正是上次王允等人誅殺小黃門的大義之舉,卻反倒成為了後漢第一次黨錮之禍的開端。

在當年,深感權威被觸犯,執意包庇罪犯的桓帝使出了天子之怒。

一時間大肆株連一片,人頭滾滾而落,在血流成河後固然宣誓了他的權威,但他付出的代價卻非常沉重。

——大漢君臣之間的默契徹底崩潰,蕩然無存。

這些在地方上代表大漢朝廷統治的代表紛紛動搖瓦解,甚至不少人都開始默許,縱容,乃至支持太平道張角的行動。

可以說後漢的崩潰正是自黨錮之禍始,由黃巾起義推至高潮,最終在董卓亂政,火燒洛陽後徹底化為灰燼。

這裡的臧旻雖然不知道日後大漢的結局發展,但久歷官場,完整經歷兩次黨錮之禍的他已經在這次蘇曜怒殺小黃門趙常的事件中又嗅到了一絲熟悉的火星。

洛陽宮城中那位正當壯年,雄心壯志又咄咄逼人的陛下已經在黃巾之亂的戰火中退讓了一次,解除黨錮至今。

若是再發生相似的事情,那位倔強的至尊會如何選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