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太孤 作品

第一四一回 誰也沒閒著

 無非就是願意幹大事的上山,不想惹事的老實人則送到農莊。等待官府黃安派人吸納開荒種田。畢竟亡命之徒總是少數,種地後勤也要人。

 只有這樣雙管齊下,兩邊發展才是王道。縱使有不少人篩選剔除,卻依舊使梁山上人數激增。上山後,也按作戰和後勤這種模式來分配人手。

 迅速令框架組建完成的幾個營滿編還多有超出。只是這些剛放下鋤頭的民兵在各軍營中勤加訓練。按照黃安練兵方法,至少要持續三個來月。

 大戰之前,是派不上多大用場。

 不過樑山也有其他辦法,便是大膽吸納抓捕的俘虜。

 梁山泊最近夜襲抓到七百多人,算上抱犢山逮住的官兵。人數過千,在梁山上成為了勞動力,協助梁山修建防禦工事,建造糧倉,屋舍等。

 這些俘虜構成有些複雜,有百多個邊軍,三百多殿帥府兵卒,兩百多個濟州駐紮禁軍,剩下的全是濟州廂軍,彰德府地方禁軍,廂軍衙役等。

 儘管編制不同,卻年輕壯碩,疏鬆訓練也是相對而言。至少對刀劍弓弩不陌生,尤其是那百多個邊軍,人人是刺頭愛惹事,最是桀驁不馴。

 這些俘虜自從上山後,每天從事重體力勞動,不會帶枷鎖不會套腳鏈,而且一日三餐,伙食豐盛。米飯饅頭管夠,肉食魚類配蔬菜,醬菜。令這些俘虜瞠目結舌,很多廂軍差點熱淚盈眶。

 這山賊的伙食要比他們官兵好得多啊!

 俘虜除了要幹體力活外,還要接受如站隊報數等簡單的軍事訓練。飯點時也會接受思想教育課。

 沒錯,就是思想教育課。由吳用這個人精來普及知識。

 俘虜們幹完活休息,全部都在一處開闊地上聚集。有人送來飯菜,吳學究也會在此時現身說法。

 “諸位兄弟,小可便是智多星吳用。十多年前,我也是個讀聖賢書的書生,頭懸梁錐刺股,寒窗苦讀。心懷報國之志,素有為民做事之念。只想著考取功名報效朝廷,保得一方百姓安康。奈何,我雖然有才,但因為名字卻被針對……”

 吳用不愧是吳用,還是有些智慧的,打仗大場面有些夠嗆。但是在拿捏人心,勸人上山入夥還是有一套的。從自身情況說起,令大多人產生共鳴。然後與大夥站在統一戰線上憤世嫉俗。

 “弟兄們,說到底,我吳用與你們處在同一階層。你們當兵無非是家境貧寒,兄弟姊妹多吃不上飯。才走上這條路從軍之路,可在軍中沒有關係沒有背景,任憑你能耐再大,你也比別人差。你沒有錢來打點,再有功勞也不會被提拔。甚至還有功勞被上面軍官安插在別人頭上……”

 “兄弟們吶!當今社會由背景家境優越,你就有資本。家中貧困,那便只能淪落為底層人,成為炮灰被捨棄。富貴人家子弟有人願意花錢來贖,你們就只能在山上賣苦力,無人問津。軍官不會管,朝廷也不會管,生死無論,命如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