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晚宴

 盧植說這些話,並非是要否定何苗對於劉備的舉薦之恩,而是讓劉備明白他真正的舉主是誰。

 劉備當然明白盧植的意思,明確說道:“月前朝中詔令,沙汰以軍功為吏者,若無雒陽相召,我只怕如今早已辭官回鄉了。老師所言,弟子必當守口如瓶,銘記在心。”

 關羽也說:“既受恩惠,自當行不負恩義之事,以德報德方是大丈夫所為。”

 張飛:“俺也一樣!”

 劉備又問:“只是弟子不在雒陽,對史侯知之不多,還請老師教我。”

 盧植沒有說的太露骨,只是道:“史侯年十一,為嫡長,能知民生之多艱,亦有持之以恆之心。”

 盧植說完,劉備便懂了盧植想表達的意思。

 ……

 劉備與盧植問答的同時,劉辯也經歷了一些問答。

 只是劉辯望著正在他面前犬吠的董重,心中實在是有些無奈。

 元旦正日,靈帝大宴群臣之後,不知怎的,突然奇想,在宮中搞起了一出家宴。

 劉辯估摸著他是打算緩和一下太后與皇后之間的關係。但很明顯,他的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董太后與何皇后多年的積怨,哪裡是一頓簡單的飯能解決的。

 不過董太后和何皇后好歹知道“大過年的”、“來都來了”,起碼還能維持表面上的表面上的和諧。旁的不說,起碼各自給兒子、給丈夫一個面子嘛!

 但偏偏有人沒長腦子。

 對於董太后,劉辯的觀感並不好,倒不是隻因為董太后支持劉協去搶他的太子之位,而是董太后本身就是一個鑽進錢眼裡的人,臭名昭著的西園賣官一開始就是她讓靈帝做的。

 董重是董太后的侄子,因此上位,擔任五官中郎將。本次家宴,何進何苗沒來,董重卻到了。

 董重喝了些酒,就跑到劉辯面前說一些諸如劉協有多聰慧、劉協有多可愛這類的話,大意就是劉辯比不上劉協。

 劉辯實在不懂董重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除了顯示自身的無禮,還能得到什麼?總不至於說董重覺得這樣幾句醉話就能讓劉辯羞愧致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