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狗 作品

第9章 大山





與老張相約的石巖鎮走路個把小時,這裡說的這時間是在人們身上揹著百十斤糧食的前提下,若是空手還要更快,當然,山裡人出去身上沒有不帶東西的,糧倉裡的五穀,當季的蔬菜瓜果,精巧實用的手工品,或散養的家禽雞蛋特產等,換錢,換物。




可別小瞧了這速度,雖說從家門口出發,一座山翻過另一座山,再接著翻一座山,一直上了大道看見下面渾黃湍急的河流,和蜿蜒盤旋的馬路,還要沿馬路走上四五里路才能到集市,連大多青少年也要走一兩小時,但就是這望山跑死馬的一長段,對山裡人卻再尋常不過,尤其對上了年紀又不是太老的山裡人,別看頭髮花白鬍子拉碴,背上背一幾十上百,閉著眼睛兩條腿照樣翻的飛起。




老張很少坐車,驕陽似火還是瓢潑大雨也大多徒步前行,除非背上重擔千斤實在累極,才肯花一塊錢喘一口氣。那車也不是正規車輛,三輪車的架子,上面縫一塊墨綠色篷布,從後面爬上去,裡面左右兩邊各一排定製鐵板,鋪上墊子,乘客左右而坐,車頭與車廂連接的中間有塊窗戶一樣的方格子,方便乘客和司機說話。上面掛一塊布簾子,司機在前面將車開的飛快,離布簾子近的人能被猛烈吹來的風拍的睜不開眼睛。那車風馳電掣的呼嚎著,有要坐車的人老遠看見了,停在路邊招一招手,司機停下來,人從後面上去,到了集市,一車人各自一道給錢。




說它不正規,因為時常超載超速,尤其碰上趕集日子,正規的客運中巴一天只有幾趟,這樣的車卻一個小時能在附近幾個集市跑一圈來回,後面車尾吊一排人,前面司機左右兩邊還要擠一兩個瘦弱的,偶爾會有警察在鎮子集市入口的大橋上逮這樣的車,但大多認識,一包煙或者三四十塊錢也就過去了。




那都是閒話,真正的莊稼人趕集,從屋裡背一背糧食出來,只在大道下來的馬路旁收糧站裡把糧食賣了徒步去鎮上買了柴米油鹽便打道轉身,集市的熱鬧是看不完的,就像山裡的農活兒也是幹不完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