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韻 作品

第349章 提拉米蘇(上)

    遼宋榷場結束,宋人商團返回東京城時,季候剛入了頭伏。

    咖啡豆海運入宋的第三個年頭,已規模化。

    城中各處小攤食肆售賣的消暑飲子裡,胡豆飲子與白藕甘蔗露、綠豆甘草冰等傳統飲子一道,佔據了相當一部分市場份額。

    別個賣胡豆飲子的,都是將豆子煮開放涼後,添了沙糖汁售賣。

    姚歡在竹林街由胭脂主管的店鋪裡,以及姨母沈馥之的酒樓裡,所賣的胡豆飲子,卻別具一格。

    那是姚歡初春出發去雄州榷場前,教她們的。

    豆子須磨成麵粉那麼細,用絹紗包紮了,好像端午時節的香袋兒似的,扔到廕庇處裝了冰涼井水的缸裡,如此泡上一夜,五六個時辰,舀出來一桶桶盛好。

    那木桶裡,亦事先備了諸般花樣。

    有梅子,甘蔗條,薄荷葉,也有紅鹽荔枝、漬櫻桃等蜜餞,更有嶺南來的椰子乾片兒。

    用“冷浸”的方法緩慢萃取出的咖啡原液,就像冰滴壺中收集的一樣,沒有熱煮後的酸味,對水果十分友好,不會惡狠狠地掩蓋果子的清新甜酸。

    若客人們午時前來買飲子,兩處店鋪裡都還有鄰近奶酪鋪子送來的奶油。只要多加十文錢,果味咖啡冰飲子上,便能多一圈兒滴酥鮑螺,奶香四溢。

    姚歡和邵清回到開封后,胭脂就興高采烈地彙報,這果味冷萃胡豆飲子,來吃早飯的臣子們,因穿著熱得要命的官服,特別愛喝,加上午市晚市的客人,店裡每天至少賣出上百杯。小玥兒不怕熱的時候,推車出去轉一圈,五六十杯,也就半個時辰裡鐵定銷空了。

    姚歡又問小龍蝦的情形。

    胭脂笑得越發歡喜,娓娓道來:“姚娘子,吾等原本賃的六十畝桑蝦稻共養,芒種捕撈,成蝦兩百多斤,蝦苗也過了百斤,另有稻穀每畝七八斗。娘子去雄州前又吩咐我們向縣裡租的水泊,池塘蓄水多,塘產鰲蝦更多些,一個兩三畝的塘子,前月收上了千斤鰲蝦,大的竟有五寸長,快趕上鯉魚苗了。犁刀送蝦進城時,樊樓的三少東家開心得很,說是咱們收上來的貨,真沒給他把持的鰲蝦行丟人,十來家入了蝦行的正店,價都不討,直接將大個頭的鰲蝦包圓了,城中那些定六月黃全蟹宴席的貴客,今歲有不少,改定了鰲蝦宴。”

    “蝦苗呢,賣得如何?”姚歡又問。

    就像其他行業協會一樣,鰲蝦行,也壟斷了蝦苗的售賣。這並非姚歡希望看到的,但此世的開封城,背後由朝廷把持的每個行業協會,都是如此。

    胭脂心竅明敏,安慰姚歡道:“娘子看人頗準,那位韓三郎,雖是樊樓少東家出身,卻沒有嬌驕二氣。蝦行裡的事,他都與犁刀商量著來辦,與開封府人頭也熟。蝦苗比魚苗、蟹苗定價低不少,韓三郎帶著犁刀與開封府的上官們請過示下,魚行、蟹行也不敢嚼舌頭。”

    姚歡點頭:“嗯,咱們養蝦,今歲頭一回蝦苗大富餘,可以對外叫賣。定價低些,又有盈利的例子現成擺著,別個才敢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