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韻 作品

第87章 進宮領賞(下)




    趙佶正舉杯啜飲了一口,忽聞向太后此言,迅速地覷了朱太妃一眼,果然見到太妃面色微滯。



    趙佶忙拍著巴掌,佯作奇道:“巧了,巧了,太后,那日皇兄宣我和十三弟去翰林院看畫,皇嫂亦在,起了一幀拜月圖的線稿,皇兄誇她筆下的仕女頗顯筆力,用的也是端淑嫻靜四個字。”



    向太后果然滿意地回應道:“是哪,官家繼承先帝的大統之前,就喜歡畫畫,他擅長的嬰戲圖,還是跟我學的吶。此前太皇太后給官家遴選皇后時就說,孟氏不但能執行婦禮,而且如此擅長丹青,官家與她定能琴瑟和鳴。”



    姚歡縮在那官帽椅子裡,屏息凝神地聽著不遠處,這些趙家人言語往來,只覺得一腦門的黑線。



    他們一個個用語典雅、口氣斯文,但言下之意均是夾槍帶棒,可真都不是省油的燈。



    特別是趙佶。



    姚歡覺得,對於這位幾十年後給大宋王朝帶來悲劇性收尾的亡國之君,或許應當審視得更為立體些。



    趙宋王朝,從二世起,血脈便轉到了宋太宗趙光義這裡。不知道是不是趙光義有什麼先天基因問題,他的子孫們,開枝散葉的能力其實不差,但嫡子庶子活下來的,都很少。每一代皆有如此驚人比例的夭折率,應非宮廷陰謀所致。



    倒是到了趙佶這一代,不僅能生,而且大部分身體康健。



    而無論從現下才十四歲的趙佶的待人接物之反應能力來看,還是從後來他的那些兒子們——趙楷、趙構的素質來反推,趙佶的腦子應該也是很不錯的。



    聰明人更容易有弱點。



    聰明人,倘使他修為不夠,教攻心之徒洗了腦,便更聽不進逆耳忠言,更不願看到殘酷真相,因為,每一句忠言,每一份真相,都是在打他的臉,都是在嚴肅地告訴他:你沒有你想象得那麼英明神武。



    姚歡方才走入大宋皇宮時的惴惴不安,忽地轉變成了一種魔幻的感覺。



    眼前的這些人,向太后,朱太妃,趙佶,梁師成,當然還有他們提到的人,趙煦、孟皇后、劉婕妤……她姚歡都知曉他們幾年後、幾十年後的歸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