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秦憐兒 作品

第84章 望鄉灘(下)


                 大約向南行進了六七里地後,一條自西向東蜿蜒而來的河流便浮現在一行人的眼前。

  這河並不壯闊,也不秀麗,看起來平平無奇,好像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它的水也不深,在夏季雨水最充沛的時候也不過剛剛及腰,像這樣的河流在大楚眾多名山大川中一點也不顯眼,甚至有些微不足道。但是在這裡,它的意義卻非比尋常。

  這河還是草原最南端的邊界線,這片茫茫的草原向南延伸到這裡便終於“窮途末路”,河的那邊就是一個風格迥異的新世界。

  站在河北岸向南眺望,大楚王朝子民開墾的田地清晰地映入眼簾,天氣好的時候還能看見遠處若隱若現的村落,甚至能看見村落中嫋嫋升起的炊煙。這個畫面大家可再熟悉不過了,這不正是大家心中念念不忘的故鄉的模樣。

  正因為能看見“故鄉”,所以軍中的士卒便給這河取了個親切、形象,又極具詩意的名字——“望鄉河”。“望鄉”二字一出便立即在軍中傳開了,最後就慢慢地變成了這河正式的名稱,至於它以前叫什麼,已經沒人關心了。

  “望鄉灘”,就是望鄉河在此處轉彎時沖積出來的一片巨大的河灘。因為被鐵石城、鐵石騎軍選中成為給犧牲的士卒舉行送行儀式的地方,於是也就多了個新名字——“望鄉灘”。

  望鄉,望鄉,既是遙望,也是守望,更是盼望!

  據說之所以會選中這片河灘,原因主要有三個:

  其一,因為這個地方可“望鄉”,河灘的對面就是眾人家鄉的方向,還能看到同胞耕種的土地和居住的村莊,在農忙時節,甚至能清楚地看見他們在地裡耕種勞作。既然離家鄉近,在這裡送行後,逝去袍澤的魂魄自然更容易“返鄉”。

  其二,大家都認為走下這片河灘,才算離開了人地兩生的大草原,真正踏上了魂牽夢縈的楚國大地。那片土地才是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是養育了他們,融入進他們血脈中的地方。“身在草原死,心回故土中。”不能讓已經為王朝付出了一切的袍澤在死後依然困在苦寒、陌生的草原上。

  其三,因為風水,有一些傳言說這條源自草原深處,一路向東南延伸的望鄉河特別像一條即將騰空而起的巨龍,而望鄉灘正好就是這龍的脊背。在這個地方身化塵土、魂歸自然,就等同於坐上了龍背,子孫後代不是封侯就是拜相。

  望鄉灘是魂歸之地,也是傷心之所,對陶神醫而言,這裡還是讓他鬱結難解、耿耿於懷的地方。

  剛入伍的時候,每逢士卒的送行儀式,他必定參加。因為他感覺自己就像廢物一樣,什麼都沒有做到,既沒有同他們一起在戰場上同狼克人廝殺,也沒有在戰場下救下他們的性命,所以感覺非常對不住他們,甚至有些羞愧難當,於是便選擇用這種方式來送他們一程,希望他們走好,也希望他們原諒。

  但是連續送了近十年後,他突然開始討厭這塊兒河灘了,討厭這裡的一草一木、一沙一土,他感覺這塊河灘也是奪走自己袍澤的幫兇,於是就再也沒來過這個地方。而是將心思全都投入進了醫術的研究之中,他希望能用自己的本事挽回更多士卒的生命,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那裡毫無意義地哭哭啼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