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父子上陣 作品

第1655章 如何掙錢


                 “這……確實不高,但是我們沒讓老百姓虧著,甚至我們自己還承擔了一些損失呢!”

  李陽轉了轉眼珠子,腦海裡面浮現出了一種畫面,那就是地方工作組的人員拿著材料去老百姓的家裡,讓老百姓幫忙做鞋做衣服之類的,然後給的錢也不算太多。

  甚至有工作組苦口婆心的勸說地方上的老百姓為八路軍的企業做工,拼命的想發展一下經濟。

  天哪,做來做去還是給國企幹活,那價錢能高嗎?

  尤其是老楊還是大公無私的人,一些材料發下去,結果都沒收回成本,導致虧了一筆錢,這一加權能賺大錢才有鬼呢,沒虧錢都算老楊兢兢業業了。

  “老楊啊,你這樣搞不行!”

  李陽直接否定了老楊的策略,老楊這傢伙腦袋裡面的思想還是有很多教條主義存在的。

  那就是優先發展國家企業,減少剝削,這樣一來說不定老百姓的日子就會好過一點。

  但事實上,在前幾次會議當中,統帥部那邊就已經提出過好幾回了,那就是在當前的經濟發展當中,可以允許存在一部分的剝削。

  統帥部那邊又不是傻子,一步邁進****是肯定不可能的,他們需要花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來完成這個任務。

  因此當前可能會存在一些剝削的情況,八路軍也允許存在。

  “李陽,你這話是什麼意思?詳細說說,統帥部那邊的意思是希望你能夠給出一定的建議,這方面你在行,我實在是有些掣肘,不太懂啊!”

  八路軍不是沒有搞經濟的好手,以前陝甘寧和山東那邊的經濟不知道有多好,新四軍那邊的經濟也不錯。

  但是相對於這個時代而言,還是有些落後。

  李陽放下筷子,看著老楊繼續說道: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首先第一點必須強烈鼓勵民營企業的發展,比如私人要開辦一個廠或者一家企業,不要上門去打壓,說什麼人家剝削工人之類的!

  只要老闆和工人能夠達成統一,我們政府就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他們的存在。

  除非有工人找上門,要求老闆增加工資,否則我們能不出手就不出手,市場經濟它是有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