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父子上陣 作品

第六百一十七章 煤餅乾了,溫暖指揮部


                 聽到老爹這麼說,李陽也忍不住了。

  “爹,5000件已經不少了,咱們軍部的農場壓根就沒養多少家禽,能做出這麼多,還是從糞便裡面掏出來的絨毛呢,要不然說不定連兩千件都做不了。”

  一萬多隻雞鴨鵝,能搞出來5000多件羽絨服已經算是頂天了。

  主要還是李陽並沒有嚴格按照羽絨服的製作流程來,在其中摻雜了一些毛鴨毛什麼的,否則製作的數量肯定會更少。

  不過就算是這樣,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應該是足夠了。

  畢竟老百姓不需要那麼好的羽絨服,差一點也沒關係。

  “那行吧,馬上通知農場那邊,把家禽都給我宰殺了,絨毛一定給我留著,千萬別扔了。”

  “好,我馬上打電話通知農場。”

  不到一會兒,李陽就通過軍部的電話通知農場那邊宰殺家禽,同時收集羽毛。

  這個時候政委也出一個建議,那就是從老百姓的家裡頭收集絨毛,反正老百姓也養了一些家禽,而且數量還不少。

  因為八路軍的農場不能養太多的家禽,所以經常買一些家禽的幼崽交給老百姓,讓老百姓幫忙養殖,長大了以後統一回收。

  一方面讓老百姓有一些收入,另外一方面則是增加八路軍的物資,減少人手的消耗。

  畢竟老百姓的孩子平常就可以挖一些秋影,抓一些蟲子給家禽吃,讓它們長得壯壯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咱們大概能夠做出1萬件羽絨服來,可是這樣還不夠啊。”

  劉軍長依舊很苦惱,李陽聽到話,連忙打斷道:

  “爹,你是不是想太多了?1萬件羽絨服已經足夠了,而且你忘了這只是咱們軍部的農場了嗎?

  如果再加上其他市的農場,造出來的羽絨服會更多。

  再派一些人從民間收集羽毛,那數量就更可觀了。

  最重要的是,咱們的老百姓雖然窮困,可是大部分的人還是能夠保證自己不忍受寒冷的,只有一小部分人需要幫助。

  另外我不也弄出一些蜂窩煤嗎?給老百姓一些煤餅就行了。”

  劉軍長仔細的想了想,發現好像還真是這樣。

  獨立軍的地盤上雖然都是窮苦的老百姓,可是經過他們的發展,平漢線以西的老百姓發展的都不錯,因為他們是率先跟著獨立軍一起的。

  這些老百姓基本都能夠保證自己不捱餓,冬天也有一些衣服穿,甚至手裡頭還有一些小錢。

  因此這些老百姓是不用擔心的,送一些蜂窩煤過去就夠了。

  主要還是平漢線以東的老百姓,那邊獨立軍發展的比較慢,所以還在遭受著飢寒交迫,急需物資。

  “行,那就通知各師,讓他們立即開始按照陽子的方法制作羽絨服,如果還不夠的話,那就想辦法收購一些棉花,製作出新的棉衣來,無論如何也要把今年的冬天度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