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逼我做神仙 作品

第271章 小冰河


                 天金滅亡後。

  西夏國和吐蕃本來應該伏低做小,不敢惹安朝才對。

  但最近敢頻繁地調兵遣將,必然是背後有大國支撐。

  目前安朝周圍能夠稱得上大國,有能力聯合各國的,必是大蒙無疑。

  若是沒有張天,恐怕天金國都未必是大蒙的對手。

  安朝有自己的情報系統,如此大事,打探出五國聯盟之事不難。

  張天則是通過天上衛星,看到大蒙、西夏、吐蕃、西遼、天金殘部的軍隊調動。

  但是,舉國大戰,必有緣由。

  要麼是趨利。

  要麼是避害。

  要麼是復仇。

  天金殘部自然不必多說,見張天上天,一年不見迴歸,就想著重奪舊土河山,這是復仇。

  第二是西夏國,它國力最弱,離燕雲十六州又近。

  一旦郭將軍騰出手來,第一個滅亡的必然是它。

  因為,不得不加入對抗安朝的聯盟中,這是“避害”。

  至於吐蕃、西遼,則是“趨利”。

  他們兩個,見大蒙聯合另外兩國,試圖在這場天下混戰中分一杯羹。

  吐蕃地處高原,一直想下高原,離開苦寒之地。

  西遼的目的差不多,西域畢竟不是長久立國之地,也想有重返中原的機會。

  甚至,就算不能入駐中原,能夠拿下西夏黃河流域的土地,也比現在的強。

  唯獨大蒙,動力是最不足的。

  與安朝唯一的矛盾,也僅是派了五萬鐵騎幫助天金國。

  但雙方沒有產生實質性的傷害,反而是鐵騎被張天殺了不少。

  稍稍一低頭,基本上就可以將矛盾化解。

  偏偏大蒙死活不認錯。

  在張天還沒上天之前,就敢死皮賴臉地爭奪西京路的歸屬權。

  要知道,以張天展現出來的恐怖戰力,大蒙鐵騎近距離親眼所見。

  按理說,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如此失智。

  偏偏大蒙就是這麼做了。

  冒著極大的危機來觸犯張天和安朝,這些舉動,顯然不能說是“趨利”。

  兩國也沒太大的仇怨,談不上“復仇”。

  剩下的唯一理由,就是“避害”了。

  那麼,大蒙到底在避什麼害呢?

  張天的第一反應,就是明朝末年,崇禎年間的——小冰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