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多爾袞 作品

第 1043章《永樂大典》丟失,徐光啟西學東漸?他是內賊!(三)

  但是,咱有證據鏈!

  接著上!

  這一段用了我一個星期時間,證據鏈我都整理出來了!

  連視頻都停更半個多月了!

  回到劉若愚的《酌中志》。

  在《內板經書紀略》這一部分,劉若愚特意在結尾處這麼寫:

  “然詳味江陵此舉,則必實踐其言者,但未知後湖果曾割付此書否?

  又不知今尚存內閣否也?

  承平日久,處處光景與先年不同,則此書之存與不存,與《永樂大典》之存貯何庫?

  又有誰敢饒舌問及也哉!嗟嗟,難言矣!”

  ……

  這是劉若愚的原話!

  劉若愚為何要在講述張璧偷書,拿走《冊府元龜》的這一段,特意兩次強調《永樂大典》?

  他是不是在隱晦的表達一些什麼?

  那就繼續查!

  回過頭來看看劉若愚。

  劉若愚:南直隸定遠人,其家世襲延慶衛指揮僉事,父親劉應祺官至遼陽協鎮副總兵。

  也就是說,劉若愚家裡是軍戶出身,本是南直隸滁州定遠縣人士,世代居住延慶衛。

  延慶衛,可以簡單理解為居庸關周圍。

  治所在懷來縣。

  熟悉歷史的都知道,這裡發生了土木堡之變。

  劉若愚家族世襲指揮僉事。

  這是京營的一個武官職務,正四品。

  主要工作是什麼呢?

  ——協理禁中警衛部隊!

  好傢伙,世襲京營四品官啊!

  換句話說,這是與大明榮辱與共的家族。

  劉若愚老爹,當的官是副總兵——相當於省軍區二把手。

  也就是說,劉若愚不但是個世代勳貴的二代子弟,老爹更是大明此時最重要戰線上的實權大將!

  這樣的花花公子,為何做太監了呢?

  是不是某些人的授意?

  明朝皇帝易溶於水,就沒正常死亡的,這事已經掰扯清楚了。

  當時的人們,肯定比我更清楚啊!

  那麼,劉若愚這個將門之子的進宮……

  是不是將門集體選擇的結果?

  ——“哎呀,咱們的皇帝,太容易死了,挑個自己人,進宮去看著吧!”

  這是世代與國同富貴武將們,最可能的一個操作吧?

  再看劉若愚奇葩的自宮歷程——因感異夢而自施宮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