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多爾袞 作品

第 1041章 《永樂大典》丟失,徐光啟西學東漸?他是內賊!一

  則此書之存與不存,與《永樂大典》之存貯何庫,又有誰敢饒舌問及也哉!”

  張文簡公:經過一上午的翻書,意外找到了本名——張璧。

  張璧,湖廣荊州石首人,嘉靖23年入閣,為東閣大學士,諡號“文簡”。

  也就是《酌中志》中的“張文簡公”。

  小注:前文說過,我在《酌中志》中,找不到張文簡公是誰。

  寫到這裡,憤青病犯了,就只好去深扒了明代諡號“文簡”的大臣名單,然後一一對照……

  最終找出此人就是——張璧。

  職務——內閣東閣大學士!

  年代——嘉靖23年~24年。

  看到了嗎?

  內閣大學士!

  也只有這個級別,才能不經聖旨,不經朝議,就拿到保存在皇宮中的珍貴書籍!

  因為,內閣學士的職責就是——“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憑允庶政。”

  注2:——以《冊府元龜》的級別,本該是藏於皇宮之內的圖書。

  然而,郭沫若曾經在青島嶗山華嚴寺,發現了兩部《冊府元龜》。

  這不是兩本!

  而是兩部不同年代的抄本!

  ——這兩部古籍,一部保存了一百四十二冊;另一部保存了七十四冊。

  (這兩部,後來郭沫若帶走一部,青島市博物館收藏一部。)

  這是另外一個線索。

  如果這本書是明末被人收藏,自然不具有代表性。

  如果是明朝滅亡之前,被人拿走——那就足以證明我的推斷了!

  恰恰——在這兩部圖書上,都有“橫經閣收藏圖籍印”的印鑑。

  重點來了!

  橫經閣!

  而橫經閣,卻是明代嘉靖年間進士——朱大韶所建。

  朱大韶生於1517年一死於1577年。

  也就是正德十二年——萬曆五年。

  他考中進士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

  被被解職歸後,建別墅名“文園”,別建“橫經閣”、“快閣”、“熊祥閣”等!

  朱大韶歷任選庶常,授檢討,南雍司業。

  按照明朝的規矩,三年一任,通常兩任一升,也就是9——18年。

  也就是最早嘉靖三十五年,最晚嘉靖四十四年。

  他就回家建房子去了……

  ——這些藏書閣,都是嘉靖後期建立的?

  也就是說,橫經閣藏書——印刷的時間,如果在建房子時間之前,興許,就與他無關!

  如果是這個時間之後……

  那他就跑不開嫌疑!!!

  或者,他的子嗣,跑不開這個嫌疑!!!

  嘿!

  酌中志中,關於丟失的時間,是怎麼記載的?

  張居正當閣臣以後!

  也就是萬曆初期。

  萬曆初期?

  咦~~~

  好熟悉!

  這不與《冊府元龜》、《永樂大典》丟失的時間,又對上了!

  有人必然要說,這都是我依據《酌中志》的推斷。

  孤證不立……

  呵呵!

  以我的脾氣——

  這就完了嗎?

  不!

  按照我的習慣,勁爆在後面!

  現代文物專家考證,這一部是萬曆年間刊印的。

  2017年,歷史學博士王銘,認為青島博物館保存的這一部——是明萬曆丁酉年抄本!

  這一部,正是前面那個《酌中志》圖片中,在作者劉若愚太監的建議下,重新刊印的那一個版本!

  在第八行——“臣曾向……”這句話!

  主持這事的太監是誰呢?

  李永貞——萬曆二十九年進宮,崇禎元年被斬。

  後面這個,是不是證實了《酌中志》關於《永樂大典》丟失時間的那句話?

  《永樂大典》藏在嘉靖墓內?

  《永樂大典》藏在皇史宬的夾牆裡?

  放他孃的臭狗屁!!!!

  做事講究證據。

  我提出什麼觀點,從來都不是嘴一張,就出來了。

  我從來都是證據拍它們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