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多爾袞 作品

第609章 才區區五千萬而已……

  而是一頁一片厚重棗木雕版的全套雕版!小說

  《崇禎曆書》並非是一本單純的歷法書。

  而是一部集曆法、天文學理論、天文數學、天文儀器等在內——

  46種,137卷,全書分節次六目,和基本六目在內的煌煌鉅著!

  全書超過三百萬字,極可能超過四百萬字!

  配圖無數!

  (特注:被刪減三成後,還有263萬字,原稿字數未知。

  一本三國演義,約為七十萬字左右。

  試想一下,這個雕版有多少。)

  這是明朝繼《永樂大典》後的最大文化成就!

  這一套雕版,大明花費了數年時間,在無數能工巧匠的雕刻下,才完成!

  總重超過十噸!

  要知道,雖然大明的活字印刷術,已經足夠完善。

  然而,在這種欲要刊行天下的重要書冊中,雕版的弊端太大了!

  說實話,若是小批量印刷書籍,活字印刷術是佔據了優勢的。

  因為成本更低。

  但是,活字印刷術的弊端,一樣很是明顯!

  它會印刷不清,字跡模糊,甚至,書頁裝飾也不如雕版。

  因此,在這種大批量印製的書籍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雕版。

  這就是為什麼明明《崇禎曆書》已經審核完畢,卻並未印製天下的原因。

  然而……

  甲申劇變……

  超過十噸重的雕版,竟然莫名其妙到了湯若望手上。

  而且,湯若望還颳去了《崇禎曆法》四個字,換上了《西洋新法曆書》6個字。

  投降清朝的欽天監官員可不少。

  湯若望將這東西一拿出來,還大言不慚的掛上了西方“知識產權”。

  欽天監的一眾官員,頓時坐不住了。

  於是,紛紛上書彈劾。

  其中,以楊光先最為激烈。

  楊光先直接這麼說道:“借大清之歷以張大其西洋,而使天下萬國曉然知大清奉西洋之正朔”。

  然而……

  這些奏章,被留中不發了……

  湯若望臉皮一抹——全然不受影響。

  他全然接下了所有的發明創造。

  聲言,這就是西方出產……

  就是在此人手上,出現在東方的蒸汽機實物,早於西方發表的蒸汽機理論。

  這就算了,更是比西方蒸汽機實物,早了一兩百年。

  此外,湯若望早於西方出現顯微鏡、天文望遠鏡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