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多爾袞 作品

第383章 作死啊

  任何一個地方的風俗形成,都是有著客觀環境的。

  徽州艱難的生存環境,使得徽人養成了團結而排外的習性。

  官場上,徽人彼此內鬥,爭權奪利的同時,又聯合起來,擰成一股繩,為徽人提供著便利。

  商場上,徽人更是彼此吞併,盡力將自家的生意做得更大,同時,又會扶持同鄉商人。

  巨量新商賈的湧入,又使得徽商遍佈天下。

  有一個不太準確的數據,明中葉以後,徽商數量,佔據了天下三成之多,在典當、木材等類,更是一度超過了半數!

  有錢、有權,又有無盡生力軍。

  官商相互,官商扶持的徽人,在明中之後,成為了最特殊的一個群體。

  ……

  朱由檢確立新都之後,嗅覺敏銳的徽商,就看到了機遇。

  張小泉商號,更是最早一批進入新都的徽商之一。

  然而,當朱由檢密令下達之後,被刁難的無法生存的張大隆掌櫃,當即就將這一情況彙報到了本號內。

  按照徽商故往的經驗,張小泉當即開動鈔能力,很是籠絡了一批徽人士紳,想要為自家店鋪保駕護航。

  誰知道……

  徽人官吏見機不妙,撤出朱由檢身邊的牆頭草舉動,使得此時的大明朝堂,竟然沒有一個徽籍官吏。

  趙小泉傻眼了。

  他懵逼的看著面前的這一幕,完全想不明白:

  為什麼無往不利的“字畫”先行,裹挾官吏為自己謀福利的徽人經商妙招,竟然不行了!

  別說是找人在朝堂上為自己“喊冤”了,就算是想要找個為自己“出聲”的人,都找不到!

  張小泉銀子使了不少,卻搭不上朱由檢朝堂的車。

  ……

  若是一些人慣以不正當行為,為自己謀取利益,並且形成了風俗和規則以後,一旦這種無往不利的妙招失去了作用,面對新規則,他們就只有敗退一途了。

  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比如,四五十年前的某個時期,以黑暗手段,瘋狂資本生長的那些人,遇上了變革,無不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