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於80年代 作品

第1620章 投資國債

  “說吧,你這次過來,應該不單是為了來看我吧?還有什麼事?”李玉英起身給自己倒了杯水,坐下喝了口問道。

  至於說給唐偉東倒水?那不是折壽嘛,她能倒,唐偉東也得敢接啊!

  果然是知子莫若母,現在唐偉東肚子裡的那點花花腸子,李玉英是一根一根的給他抖摟明白了。

  說到正題,唐偉東一下就正色了起來。

  “媽,前段時間的關於調整國庫券發行條件的公告,您看了嗎?”

  李玉英一愣,想了一下才點點頭,然後看著唐偉東疑惑的問道:“這個我知道,怎麼,你又對國庫券起了心思?”

  “我可提醒你一下啊,現在正是處於高通脹的一個階段,通脹什麼時候結束,誰心裡都沒個底。”

  “投資國債,以前可能是一個很穩妥的保值、升值的方式,但現在,大概率可能是要賠錢的。賺取的那點利息差,大概是趕不上貨幣貶值的速度。”

  “別到最後錢沒賺著,還賠進一大筆去。在這件事上,你可一定要三思,不要頭腦發熱。就算你想做好人好事,那也沒有這麼幹的。還不如捐出去,那樣還能得個名聲呢!”

  李玉英說的沒錯,不僅是她,現在大多數人都持跟她相同的觀點。

  正是這個原因,也造成了去年發行的240億人民幣國債,極為困難的一個發行局面。明知道會賠錢,誰還會去買呢?

  90年以前,國庫券一直是靠行政分配的方式發行的。90年之後,才開始嘗試性的推向了市場。

  去年年底12月28日,滬交所首次設計並試行推出了12個品種的期貨合約。但試行了兩週的時間,那叫一個慘淡啊,根本就沒有人買。

  在這種情況下,也可能是迫不得已,前幾天有關方面才調整了國庫券發行的條件,字面意思只有一個:“承諾對國債進行保值補貼!”

  所謂的保值貼息指的就是,由於通貨膨脹帶來貨幣貶值,從而使國債持有者的實際財富減少。為了補償國債持有人的這項損失,有關部門會拿出一部分錢作為利息的增加,稱之為保值貼息。

  但是對會不會將國債,隨著儲蓄利率的提高進行同步調整,卻並沒有明說,這就成為了市場上的一大懸念,直接影響到了國債到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