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於80年代 作品

第231章 艱難的達成所願

  二百萬美元或許對德國人來說不算什麼,可對現在國內那淺可見底的外匯儲備池來說,尤其是對一個窮的底掉的農業縣來說,那就是一場甘霖、一筆鉅款啊,今年縣裡的創匯任務估計會完成的很輕鬆,縣長樂的嘴都快歪了。

  唐偉東卻很不滿意,要知道1993初,朱老闆採用信用證的方式,“賒購”外國的生產設備,可是順手簽下了800萬美元的大單。除了一部分是用來抵扣設備費用之外,剩下的訂單分五年期供完,一年就是100多萬的銷售額啊。而這次唐偉東費心巴力的才簽了個三年期二百多萬的單子,平均下來一年還不到100萬,怎麼能讓他滿意呢?

  而且那時候國內人民幣已經經過一次通脹,沒現在這麼值錢了,美元卻相對的更值錢了。同樣的一美元,在1986年能兌換3.5人民幣,到了1993年的時候,匯率就變成了1:5.71,一美元兌換5.71人民幣,到了1994年就更了不得了,人民幣來了個瘋狂大貶值,直接一下到了一美元兌換8.61人民的程度。

  所以,唐偉東這二百多萬美元的單子,到了國內換成人民幣,跟人家朱老闆比起來,簡直就是個渣渣。這才是讓他窩心的地方,看來大拿們起家並僅僅是蹭上了改革開放的東風,人家確實有過人之處,有真本事,要不然怎麼能把一個發不出工資的破爛小廠,做到國內同業巨頭呢!

  這次購買生產線,唐偉東還留了個心眼。當年朱老闆買的可是利樂包無菌罐裝生產線,又是特麼的這個利樂,簡直是陰魂不散,無處不在,後來慧源也沒少讓利樂坑錢。

  唐偉東為了避坑,自然是堅決不要這樣的生產線,可惜事與願違,對方賣的設備也使用了利樂的專利。還好,只是使用了利樂的專利,這次利樂公司並進來沒有摻和一腳,可能是還不知道唐偉東和德國人的交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