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湖居士 作品

第1774章 文化輸出之戰

    李春啵今年從羊城唱片拿到的資源,就超過了前世。

    此外,港臺那邊今年最火的幾首歌,也是陳文的作品,使得港臺的媒體對他們當地的市場產生了擔憂,害怕幾十年來的文化輸出方向發生逆轉。

    歡哥告訴陳文:“港島不過區區幾百萬人口,就算他們每人買一盤磁帶,也只能創造振妹妹今年的個人成績。我們國內啊,哈哈,10億人口,就算是十分之一的人買一盤磁帶,也要一億盤。兩邊的市場體量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歡哥還說:“以前好多次,有人建議我去港臺發展,為什麼我一直不去,我更看好咱們國內,咱們一定會發展起來的,一定會超過港臺,我要做見證者。”

    對於1994年,歡哥做出一個預見:“既然他們那邊已經明顯在抵制我們了,看起來明年他們找你約歌不會再像以前那麼積極咯,老弟啊,你掙錢要受影響了。”

    陳文笑了笑,他還真看不上賣歌所得的仨瓜倆棗,還不如去賭場走一走掙得多。

    不過呢,文化輸出這個概念,讓陳文很是提神。

    賺對手的錢,這件事對於重生者來說最簡單了。難的是文化層面的戰爭。

    如何讓其他環境的人在文化領域佩服你,很不容易做到。

    他甚至願意賠錢做文化層面的正向輸出,把華夏的文化元素輸出到港臺,乃至英美日。

    歡哥提出一個建議,鼓勵陳文與內地唱片公司合作,分三步走:加入內地公司,持股一家唱片公司,最終控股。

    歡哥告訴陳文,他和田振籤的唱片公司是津門音像,而且各自佔了一點股份,如果陳文樂意,他願意把陳文也帶入。

    陳文想了想,回答道:“謝謝歡哥的美意,但這件事我需要斟酌,暫時不能答覆你。”

    歡哥笑道:“沒關係,哥哥我只是一說,也許我的建議很冒失,不成熟,你如果有更好的想法,可以拿來一起談談。”

    陳文當然有更好的想法,比津門音像好太多了,只是現在時機不到。

    飛碟唱片現在已經入不敷出了,前年停掉了黑膠業務。前世1995年,飛碟破產。1996年,原班人馬被華納收編。

    陳文覺得,如果他親自建立一家唱片公司,還不如干脆把飛碟盤下來,對方的人員、資源和渠道,直接拿到手裡,任他作為。

    做音像市場,最重要的就是渠道了。

    國內的這些唱片公司,除了極少數公家的老字號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