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錦衣 作品

0792我們來比一比

  說起來這種規矩似乎是不太合理,因為這些人從未教授過這些所謂學生一點學識,只不過是在考試的時候負責主持罷了。而那些辛辛苦苦教授進士學識,並把他們送進考場的人卻沒有這個名分。

  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古代的師生關係和現在的師生關係不一樣。現代的師生關係只是普通關係。因為就老師本身來說,教授學生只是他們的一份職業,一個工作!等學生畢業之後,他們和學生之間基本上再不會產生任何交集。

  而在古代就不一樣了,在古代收徒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因為在古代收徒也並不是單純的教學就算完事了,而是要負擔起對學生思想、生活等一系列的責任!

  而學生也要繼承老師的全部學識以及人脈等遺產。打個比方,就是收下一個學生就等於生了一個兒子,雖然這個兒子不是正房所出,但絕對是有血緣關係的!所以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是極其緊密的,往往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而能夠主持就是考試的官員在朝中都是有地位,有聲望,有實力的人,他們也需要培養自己,乃至派系的後備力量,也需要有人給他們搖旗吶喊!那麼還有比這些考試考出來的考生更好的學生嗎?

  他們能從無數考生之中一直考到進士及第,自然是證明了他們的學識與能力,所以將他們收入門下既簡單又省事,馬上就有了可用的人馬!而這些進士們拜了座師之後,也馬上有了官場的引路人和保護傘,正是相互成全,所以才形成了這種古怪的制度。

  但是就像現在的老師有喜愛的學生,也有討厭的學生一樣。那時候的座師面對諸多的學生,對於能用得上的人自然是大加關愛,對於用不上甚至還幫倒忙的人自然是連見都懶得見!所以這些學生當中自然也就慢慢的分出了三六九等來。

  而偏偏就像劉昊嘉所說的,眼前這三個人就是那種還有夢想,還有正義感,還沒有被官場磨練圓滑的人,要不然也不會頭腦一熱就跑到顧寧候府來!所以他們肯定是不受老師喜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