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大都督 作品

第276章 改革也是要有實力的

 多年後,他才理解了今日這一場莫名其妙對話的意義——政審! 

 “這三所少學,總預算五千多萬,朝廷肯定拿不出的這許多,你打算叫誰出?” 

 虞世學早有準備,收攝全部私心雜念,不卑不亢地道:“待江東風波平,由丹陽王氏納捐城南少學的一千萬錢,這是王長福之子王興平承諾的。” 

 只這一句,姜雲逸便明白了其用意。有了丹陽王氏這條鯰魚,洛都的權貴們就該著急了。 

 姜雲逸微微有些詫異:“他果真願意為貧民之子辦少學?” 

 虞世學似乎聽出了明相話裡的潛臺詞,解釋道:“王興平性情溫和,從無盛氣凌人之舉。” 

 姜雲逸微微頷首:“能禮賢下士,這王氏的家教看來是一脈相傳的,這在豪門之中,便算是極好的了。 

 從戰術層面來看,拉丹陽王氏來攪局的確是個極好的路子。” 

 虞世學並無沾沾自喜,因為這顯然不是肯定,果然聽姜雲逸話鋒一轉,似乎談起了並不相干的事: 

 “科舉能成事,關鍵有三。其一,陛下天威蓋世,破解用人桎梏之心堅定不移;其二,天下讀書人六百年之積怨一朝被引爆,其勢不可擋;其三,報紙問世,強行穿透頑固勢力構築的層層壁壘,直接勾連了天子與讀書人。” 

 虞世學神色微微凝重,也似有所悟,只是尚未完全清晰。 

 “從歷史大勢來看,科舉開了以後,已經極大地緩解了選人機制的弊病,也就是說,只要科舉不迅速廢弛、走樣,短時間內就沒有迫切的革新需求。 

 從矛盾雙方的力量對比來看,先前阻礙科舉的,只有世家公侯集團及其附庸,上至陛下、中至諸子百家、下至地方豪族,甚至世家內部出頭困難的尋常子弟,均鼎力支持,這是科舉能成事的現實基礎。 

 但要繼續往前走,陛下與朝廷都沒有不遺餘力繼續推動的迫切性與必要性,而世家集團與地方豪族集團將聯手壓制科舉繼續向真正的平民階層下沉。 

 所以,我們將單獨面對世家與地方豪族的聯手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