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大都督 作品

第244章 驛政之弊

 三者,貪墨成風,驛站消耗幾何,根本無法清查,蛀蟲上下其手幾乎肆無忌憚。 

 四者,冗員過甚,不僅驛卒多,管事的也多。聽說東邊的鞏義驛站光驛丞就有八個,官吏三百多人。一個秩比二百石的小小驛站吃公家飯的竟然如此之多?何其謬哉? 

 五者,公文傳遞效率低下而消耗巨大,甚至養著如此多吃閒飯的,卻還要徵發徭役派送,是可忍孰不可忍。這裡面有人的問題,也有傳輸方式落後的問題。 

 從驛政全局來看,某些人嘴裡老生常談的所謂撥款不足的問題,邊遠貧困之地的驛站或有其事,但就大部分驛站而言,不過是掩蓋根本問題的藉口罷了。 

 現在驛政這種玩法,朝廷和地方上都吃不消,永遠也填滿那個無底洞。另起爐灶逐步剝離驛站職能、有序分流人員是唯一可行之路。 

 一言以蔽之,朝廷只為朝廷政治信譽無限兜底,只為天下基本民生無限兜底,只為保家衛國無限兜底,其他一概量力而行。” 

 宋九齡聽他近乎明著損他這個前太尉,登時又羞又惱,劇咳了幾聲,才悶頭喝茶。 

 這豎子分明就是警告他不要多管閒事,老老實實當紙糊的首相。 

 眾人驚異不已,明相足不出洛,便能看透驛政糜爛本質,細細思量,又總結得極為貼切。 

 姬十三也若有所思,他更關注的是三個無限兜底基本原則,畢竟他上位時間太短,都沒受過系統的帝王教育,他沉吟道: 

 “驛站職能不可或缺,驛政之弊,具體如何改進?” 

 “殿下,解決驛政之弊主要抓手有三: 

 其一,提高傳輸效率,降低傳輸成本是主要方向。潛龍衛飛鴿傳書可以擴大規模,緊急傳訊走飛鴿傳書渠道,尋常公文走郵政,逐步完成替代。博物院也會在這方面下大力氣尋求突破,但需要時間和大額投入。” 

 姬十三蹙眉道:“動用潛龍衛的話,需得父皇允准。” 

 姜雲逸解釋道:“在關鍵節點增建、擴建飛鴿傳書站,仍由潛龍衛負責管轄,但對傳書分門別類,由潛龍衛統一收發。” 

 一切仍在潛龍衛控制之中,那就不存在政治問題,況且還擴大了潛龍衛的職權,皇帝沒有理由反對。